缙云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三周年:留住青山 赢得未来
日期:2021-05-25

青山是风景,青山是财富,青山更是未来。针对缙云山存在的违建等突出问题,2018年6月起,我区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拆违、搬迁、修复、提升……打响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攻坚战。三年过去了,缙云山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彩色公路在高山与峡谷间蜿蜒。从北碚城区出发,约30分钟车程,便来到了位于缙云山马中咀的凭风看云观景台。观景台背依山脉,三面视野开阔。站在玻璃廊道上,脚下青山似染,竹海翠浪起伏,放眼望去,北碚城区风光尽收眼底。两年前,这里曾是一个占地面积达2300多平方米的度假村。在全部实施拆除以后,结合地灾防治同步启动生态修复,于2020年9月实施了马中咀生态修复工程——凭风看云观景台项目。观景台建成开放后,迅速成为缙云山的网红旅游景点。

在距凭风看云观景台不远处的半山腰,腾龙垭生态修复工程也已于今年初正式开放。该区域过去私搭乱建、环境污染等现象严重,受地质条件影响还存在地灾隐患。在生态修复中,我区兼顾生态文明教育、森林防火与地灾整治功能,将其打造成为缙云山的又一地标性景点。该项目由览江台、林上阁等部分组成,游客在此可一览嘉陵江上“八桥叠翠”的独特美景。

凭风看云和腾龙垭项目只是我区全域提升环境品质的一个缩影。在缙云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中,我区围绕“缙云山山上山下,保护区区内区外,整体梳理、整体提升”的工作目标,除了通过拆违、搬迁为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承载量做“减法”,还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通过实施生态环境修复提升、生态环道、生态文化保护传承等六大工程,做好缙云山综合提升的“加法”。目前,保护区内外共拆除各类建构筑物62万平方米,栽种植物77.4万株(棵),覆土复耕复绿42万平方米。黛湖、翠月湖、马中咀和腾龙垭等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完工,生态环道、柏林村乡村振兴示范项目等雏形已现。每天来到这些景点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大家纷纷点赞如今的缙云山。

在缙云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中,我区进一步挖掘缙云山周边、嘉陵江沿线的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资源,系统谋划大生态、大旅游、大健康产业整体发展。坐落于缙云山下、嘉陵江畔的金刚碑,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作为北碚全面推进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沉寂已久的金刚碑经过4年修缮修复,即将揭开神秘面纱;与其遥相辉映的缙云山涧,中共中央西南局历史陈列展,400余件珍贵实物,1000多张历史照片……展厅通过场景设计、实物展示、微缩模型、多媒体等形式,展现了中共中央西南局在重庆的历史。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无序发展的农家乐成为了过去,如今的缙云山网红民宿受到大家的喜爱,清欢渡民宿就是其中之一。在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中,清欢渡农家乐第四层被拆除后,按照精品民宿进行转型打造,更有文化气韵的清欢渡,通过线上线下赢得不少“粉丝”。虽然被“削”掉了一层楼,清欢渡的利润却逐年递增,老板孙德红,掩不住内心的喜悦。

三年来,我区始终坚持保护自然、保障民生方针,将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群众全部纳入生态搬迁范围,统筹做好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工作,有效解决搬迁群众后顾之忧;引导农家乐提档升级、规范经营,积极发展缙云山甜茶等特色产业,探索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努力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有机统一。

环境的绿化离不开精神的绿化,只有让群众共享“绿色红利”,才能夯实绿色发展的群众基础,才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走深走实。

北碚区缙云山综合整治办负责人 穆利文:

下一步 我们将按照系统治理思路高标准高质量做好缙云山综合提升后半篇文章加快推进腾龙垭 马中咀生态修复北泉村迁建房 三花石片区改造提升 新北泉公园建设等项目从生态 民生 产业等方面实现提档升级走出一条保生态与保民生双赢的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将绿水青山有效转化为金山银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