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相关工作要求,我委起草了《重庆市北碚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1.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邮寄至: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大道6号(区农业农村委员会),邮编:400700。来信请注明“《重庆市北碚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征求意见稿)”字样。2.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意见发送至邮箱:615560621@qq.com。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2年8月25日。
附件:1.《重庆市北碚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征求意见稿)
2.起草说明
重庆市北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2年7月25日
重庆市北碚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
2021—2030年
(征求意见稿)
前言
高标准农田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物质基础。2020年中央1号文件把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内容,并明确提出: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修编建设规划。
北碚区耕地和水资源总量丰富,但耕地以山地为主,耕地质量普遍不高,农业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区域性、结构性缺水严重,严重制约了全区农业发展。着力推进北碚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利于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藏粮于地”。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依据《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农业农村部令2019年第4号)《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重庆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渝府办发﹝2020﹞27号)等有关规定和要求,区农业农村委等部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组织编制《重庆市北碚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并邀请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论证,经多次修改完善,形成了本《规划》。
《规划》明确了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范围、总体要求、建设任务安排、后续监管和保障措施等,是未来十年指导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行动纲领。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北碚区。
规划期限:2021—2030年,展望到2035年。
第一章 背景与形势
一、基本情况
(一)区位交通
北碚区位于重庆市主城都市区。地处东经106°18′02″~106°40′57″,北纬29°37′~30°05′08″。东邻渝北区,西接璧山区,南连沙坪坝区,北界合川区。东西相距最宽24千米,南北相距最长33.2千米,幅员面积755km2。北碚区交通运输已形成集公路、铁路、航空、水运于一体的立体交叉网络。渝武高速公路在北碚段有4个出口,绕城高速在北碚的歇马、水土有2个出口,北碚距市中心的距离缩短为24km,不足半小时行程。襄渝铁路在北碚设有二级客、货站,并将建设重庆最大的货运编组站。渝怀线、遂渝线这两条铁路干线均经过北碚。北碚城区距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仅28km,水上运输由嘉陵江可达川北各地,南接长江干流,可通行500t位轮船。
图1-1北碚区位图
(二)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及土壤
北碚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平行岭谷区,地形地貌受川东南弧形构造带的华蓥山帚状褶皱地质构造控制。背斜形成狭窄低山,地势陡峻,一般海拔500~900米;向斜形成宽阔丘陵谷地,一般海拔200~500米。北碚区最高点为金刀峡镇天竹林(海拔1316米),最低点为海拔175米的童家溪镇嘉陵江边(海拔175米)。辖区境内耕地土壤类型包括:四个土类,即水稻土、潮土、紫色土和黄壤土;十一个亚类,十九个土属,三十个土种。其中,水稻土占耕地总面积的54.34%;潮土占耕地总面积的0.30%;紫色土占耕地总面积的20.28%;黄壤占耕地总面积的25.09%。
图1-2北碚区地势图
2.气候条件
北碚区属东南亚季风环流控制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具有冬暖、春早、夏热多伏旱、秋迟多绵雨、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风力小、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冰雪极少等特点。最高气温44.3℃。最低气温-3.1℃,年平均气温18.3℃。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5℃;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9.5℃。年平均降水量为1105.4毫米,5、7两月多,均接近200毫米;1月少,不足30毫米。年日照时数为1213.7小时,7月最多,为201.8小时,8月稍次,为199.4小时,7、8两月日照时数占全年日照总时数的三分之一;1月较少,为48.8小时,2月最少,仅44.7小时,1、2两月日照总时数仅占全年的8%。属全国日照低值区之一。
3.河流水系
北碚区境内水系以嘉陵江为骨干,嘉陵江干流由北向南穿北碚区而过,在北碚境内主要有12条一级支流:左岸4条,即黑水滩河、土主河、车盘溪、后河;右岸8条,即璧北河、梁滩河、马鞍溪、底洞沟、樊家河、山王沟、童家溪、马河溪。北碚区幅员属嘉陵江流域境内长45.1千米。
(三)社会经济
1.区域经济
北碚区共辖9个街道、8个镇。202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6.4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0.16亿元。《重庆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数据,2020年11月1日零时,北碚区全区常住人口83.49万人。2020年末,北碚区户籍总人口64.03万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120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58元。
2.农业产业
2020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3.81亿元。其中,种植业20.41亿元、林业产值0.32亿元、牧业产值1.90亿元、渔业产值0.60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58亿元。全区粮食种植面积13.70万亩,油料种植面积0.8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2.70万亩。全区粮食产量4.40万吨,油料产量0.09万吨,蔬菜产量19.40万吨,水果产量 2.40万吨,出栏生猪2.20万头,出栏家禽51.10万只,肉类总产量0.27万吨。
二、耕地情况
(一)耕地数量分析
依据北碚区最新土地调查数据,全区耕地20.6739万亩,占比幅员面积18.34%。其中:水田6.427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1.09%;水浇地0.0569万亩,占0.28%;旱地14.1897万亩,占68.63%。
(二)耕地坡度分析
依据北碚区最新土地调查数据:全区坡度在2度以下的耕地1.4783万亩,占全区耕地的7.15%;坡度为2—6度的耕地3.0988万亩,占比14.99%;坡度为6—15度的耕地8.7313万亩,占比42.23%;坡度为15—25度的耕地5.6535万亩,占比27.35%;坡度为25度以上的耕地1.7120万亩,占比8.28%。
(三)耕地地力分析
北碚区耕地以中等水平的五级地、六极地和四级地面积最大,占耕地总面积的26.88%、23.31%和19.85%;地力水平相对较高的一级地、二级地和三级地,占耕地总面积的1.11%、4.11%和10.89%;地力水平相对较低的七级地、八级地、九级地和十级地,占耕地总面积的9.32%、4.27%、1.61%和0.65%。
三、建设成效
- 有效保障了粮食安全
2011年以来,我区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做为保障粮食安全的有力抓手,因地制宜,在按照“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建设标准,统筹推进,有效改善和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通过实施土壤酸化治理、培肥地力、保水保肥等措施,新建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内耕地质量等级明显提高,切实提高了耕地质量,提高了粮食综合产能,保障了粮食安全,为全面推进我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 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我区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坚持把促进农业农民增收作为根本目标。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我区围绕粮油、蔬菜等特色产业,通过改善生产条件,改良土壤,引进良种,推广新技术、新工艺等措施,真正做到“建一片、成一片、受益一片”,提高了农业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项目实施后,平均每亩节本增效约500元,有效增加了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
- 有效促进现代都市农业建设
我区按照智慧农业“信息采集-智慧决策-智能机械实现”的技术链同步建设和“产前+产中+产后”产业链条协同推进的总体思路,兼顾重庆柑橘基地丘陵山地与平坝缓坡等复杂立地条件,以及智慧农业推进面临的新建园区与老果园改造等多种应用场景,系统探索七化柑橘基地建设规律与七化果园建设技术体系,加快发展集生产功能、生态功能、生活功能、教育与示范功能、创汇功能于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在全市树立了“七化”的标杆,为打造立足重庆、面向西南、辐射全国的“百万株级智慧柑橘苗圃产业”提供了重要支撑。
- 有效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我区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中,将高标准农田“宜机化、水利化、生态化、园田化、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的建设目标与农业产业“专业化、品质化、集约化”的发展要求结合在一起,坚持项目跟着产业走,为产业发展增后劲。全区高标准农田项目立项选址突出服务产业发展的理念,尤其是扶贫产业,按照“产业规划合理、要素高度集聚、市场前景广阔、三产融合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要求,科学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动农田建设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
- 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我区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生态环境自然融合。我区紧靠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全区始终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规划设计阶段严守自然保护区和林业保护等建设红线;施工阶段严把工程质量监管与环境管护主体责任,切实发挥项目生态效益。同时强化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利用过程中,积极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并加快推进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已建立耕地质量监测点3处。
- 有效提升人居环境
我区统筹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人居环境整治有效融合。坚持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水利、农业、林业、科技等措施配套投入,集中力量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区呈现出“田成型、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的新格局,过去的荒山变良田,过去的土路变成水泥路,高标农田项目的实施,不仅改善了项目区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更为农民的生活营造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四、存在问题
(一)农田数字化短板亟待补齐
全区低山、丘陵约占95%,地形错综复杂,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建设需求量大。目前建设内容多集中于土地平整、田间道路、灌溉排水等方面,投入资金占比在80%以上。我区作为重庆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西部科学之城、北部智慧之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田数字化作为农业实现现代化、智慧化的重要支撑,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耕地质量等级亟待提高
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仍存在农田建设重工程措施、轻耕地质量建设现象,多数农田建设项目未能同步实施土壤培肥与改良、耕地质量监测、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等措施,难以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截至目前,已建高标准农田中仍存在部分耕地质量水平不高的现象,需进一步加强土壤改良,改造提升耕地质量。
五、有利条件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而且里面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强调要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坚定不移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李克强总理多次作出批示,强调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连续多年的中央1号文件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为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市委、市政府对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了统一部署,市农委对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做了全方位的指导,区委、区政府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了全方位的保障。
(二)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机遇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要任务是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坚持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持续巩固和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建立全方位的粮食安全保障机制。目前,我区正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农田建设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基础,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农田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三)建立了多部门联动机制
为有力有序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我区建立了多部门联动机制。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项目涉及的镇村共同参与,从而形成“区政府领导、各部门协作、镇村协同”的多级联动、齐抓共管工作新格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相关部门主动出谋划策,技术骨干相互流动交流,镇村人员深入现场监督,凝聚共同推进的合力,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
(四)创新了多元投入机制
按照“财政拨款为主、社会资本为辅”的原则,我区建立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多元投入机制。在确保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发挥资源集约优势,撬动社会金融资本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整合各类资金3643万元。2017年,歇马街道重庆京冀农业有限公司创新投融资模式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成功获批,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主动给予500万元融资贷款。2020年,区农业农村委积极申请专项债券资金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时会同财政局、规资局、土储中心,联合制订了高标准农田新增耕地核定管理工作方案,新增的耕地指标用于占补平衡和增减挂钩,获取的指标调剂收益将优先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
(五)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共识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区将群众的“参与感、满足感、幸福感”作为出发点,着力提升项目区农民对项目实施的认知和认可程度。实践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够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拓宽农民收入渠道,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美化农田生态环境,提升农业综合效益,是一项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经济稳定的基础性工程,是一项事关农民脱贫致富、农村产业兴旺的公益性工程,是一项事关农村田园优美、农村生态文明的战略性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社会各界高度认同,农民群众热烈欢迎。
第二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围绕北碚“一城四地”建设,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以“改大、改水、改路、改土”为路径,科学布局和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着力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切实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为保障我区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切实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加强政府投入保障,积极推动地方债券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各类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护,形成共谋一碗粮、共抓一块田的工作合力。
统一规划,连片建设。根据农田分布和自然条件状况,加强与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采取集中投入、连片治理、整体推进的建设方式,统一规划设计,整镇整片推进,将建设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镇(街)级。
改造为主、注重质量。立足北碚实际,同步推进新建和改造提升,以改造提升为主,提高标准,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
绿色发展、生态优先。以绿色发展引领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加强水土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强化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防止土壤污染,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相协调,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依据自然资源禀赋、农业生产特点及生产主要限制性因素,划分建设区域,确定分区建设重点和内容,统筹推进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治理,达到农田基础设施完备,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建管并重、长效运行。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明确管护主体、管护责任、管护义务,办理移交手续,签订管护合同,落实管护经费,完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强化长期跟踪监测,确保工程长久发挥效益。
依法严管、良田粮用。全面上图入库,强化耕地用途管制,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
三、目标任务
规划期内,集中力量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满足人们粮食和食品消费升级需求,进一步筑牢保障全区粮食安全基础。通过新增建设和改造提升,确保全区到2025年累计建成17万亩高标准农田,累计改造提升3.55万亩高标准农田;到2030年累计建成17万亩高标准农田,到2030年累计改造提升5万亩高标准农田。规划期内把高效节水灌溉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规划、同步实施,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期内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65万亩。规划实施完成后,预期将新增耕地指标310亩。
到2035年,通过持续改造提升,全区高标准农田保有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绿色农田、数字农田建设取得成效,支撑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更高层次、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基础。
表2-1 北碚区高标准农田控制指标表
序号 |
指标 |
目标值 |
属性 |
1 |
高标准农田建设 |
到2025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7万亩 |
约束性 |
到2025年累计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55万亩 | |||
到2030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7万亩 | |||
到2030年累计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5万亩 | |||
2 |
高效节水灌溉建设 |
2021-2030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65万亩 |
预期性 |
3 |
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
新增高标准农田亩均产能提高100公斤以上 |
预期性 |
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产能不低于当地高标准农田产能的平均水平 | |||
4 |
新增建设高标准农田亩均节水率 |
10%以上 |
预期性 |
5 |
建成高标准农田上图入库覆盖率 |
100% |
预期性 |
四、分年度任务
全区镇(街)分年度具体任务详见附表1。
规划实施过程中,根据北碚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变化情况,可按照程序对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实行动态调整。
第三章 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
一、建设标准
高标准农田:指田块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节水高效、农电配套、宜机作业、土壤肥沃、生态友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耕地。
综合考虑北碚区农田建设的农业、水利、土地、林业、电力、气象等因素,严格依照《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 30600)《重庆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DB50T 761)和重庆《丘陵山区宜机化地块整理整治技术规范》(DB 50/T 795)等标准,紧扣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田、土、水、路、林、电、技、管八个方面,围绕提升农田生产能力、灌溉能力、通行运输能力、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宜机化水平、科技引用水平、建后管护能力、耕地质量提升能力等建设内容,提出北碚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要求,有序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
二、建设内容
- 田块整治工程
充分考虑水土光热资源环境条件等因素,进一步优化高标准农田空间布局。根据不同区域地形地貌、作物种类、机械作业和灌溉排水效率等因素,合理划分和适度归并田块,确定田块的适宜耕作长度与宽度。在平坝区以修筑条、格田为主,在山地丘陵区因地制宜缓坡化改造或修筑梯田,并配套坡面防护设施,梯田田面长边宜平行等高线布置,增强农田保土、保水、保肥能力。通过客土填充、剥离回填表土层、重构犁底层等措施平整土地,合理调整农田地表坡降,改善农田耕作层,提高灌溉排水适宜性。主要工程内容包括耕作田块修筑工程、耕作层地力保持工程。建成后,农田土体厚度宜达到50cm以上,水田耕作层厚度宜在20cm左右,水浇地和旱地耕作层厚度宜在25cm以上,丘陵区梯田化率宜达到90%以上,中低山区宜达到70%以上,田间基础设施占地率一般不超过8%。
(二)土壤改良工程
通过工程、生物、化学等方法,治理过沙或过黏土壤和酸化土壤,提高耕地质量水平。重点采取深耕深松、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料、种植绿肥等方式,增加土壤有机质,治理退化耕地,改良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根据不同区域生产条件,推广合理轮作模式,减轻连作障碍,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促进土壤养分平衡。潜育型水稻土应采取开排水沟工程措施,改善土壤结构;过沙或过黏土壤应通过掺黏或者掺沙等措施,改良土壤质地;酸化土壤应通过施用生石灰或者土壤调理剂等措施进行改良;有机质含量过低的低产土壤,应通过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秸秆还田等措施进行培肥。主要工程内容包括退化土壤治理、障碍土层改良、土壤培肥等。建成后,土壤pH值宜保持在5.5—7.5,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容重、阳离子交换量、有效磷、速效钾、微生物碳量等其他物理、化学、生物指标达到当地自然条件和种植水平下的中上等水平。
(三)灌溉与排水工程
按照旱、涝、渍综合治理的要求,科学规划建设田间灌排工程,加强田间灌排工程与灌区骨干工程的衔接配套,形成从水源到田间完整的灌排体系。因地制宜配套小型水源工程,加强雨水和地表水收集利用。按照灌溉与排水并重要求,合理配套建设和改造输配水渠(管)道、排水沟(管)道、泵站及渠系建筑物,完善农田灌溉排水设施。因地制宜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灌溉和喷微灌等节水措施,支持建设必要的灌溉计量设施,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倡导建设生态型灌排系统,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小型水源工程、输配水工程、渠系建筑物工程、田间灌溉工程、排水工程。建成后,田间灌排系统完善、工程配套、利用充分,输、配、灌、排水及时高效,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水分产出率明显提高,灌溉保证率不低于50%,旱作区农田排水设计暴雨重现期达到5—10年一遇,1—3d暴雨从作物受淹起1—3d排至田面无积水;水稻区农田排水设计暴雨重现期达到10年一遇,1—3d暴雨3—5d排至作物耐淹水深。
- 田间道路工程
田间道路布置应按照区域生产作业需要和农业机械化要求,优化机耕路、生产路布局,整修田间道路,充分利用现有农村公路,因地制宜确定道路密度、宽度等要求。机耕路宽度宜3—6m,生产路宽度一般不超过3m,路面材质宜采用泥结碎石、素土等材质。合理配套建设农机下田坡道、桥涵、错车点和末端掉头点等附属设施,提高农机作业便捷度。倡导建设生态型田间道路,因地制宜减少硬化路面及附属设施对生态的不利影响。主要工程内容包括田间道和生产路。建成后,在集中连片的耕作田块中,田间道路直接通达的田块数占田块总数的比例,平坝区达到100%,山地丘陵区达到90%以上,满足农机作业、农资运输等农业生产活动的要求。
-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根据因害设防、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进行合理布局,与田块、沟渠、道路等工程相结合,与村庄环境相协调,完善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以水土流失易发区为重点,加强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完善农田防护林体系。在水土流失易发区,合理修筑岸坡防护、沟道治理、坡面防护等设施,提高水土保持和防洪能力。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农田林网工程、岸坡防护工程、坡面防护工程、沟道治理工程。建成后,区域内受防护的农田面积比例一般不低于90%,防洪标准达到10—20年一遇。
(六)农田输配电工程
对适宜电力灌排和信息化的农田,铺设高压和低压输电线路,配套建设变配电设施,为泵站、机井以及信息化工程等提供电力保障。根据农田现代化建设和管理要求,合理布设弱电设施。输配电设施布设应与田间道路、灌溉与排水等工程相结合。主要工程内容包括输电线路、变配电装置和弱电工程。建成后,实现农田机井、泵站等供电设施完善,电力系统安装与运行符合相关标准,用电质量和安全水平得到提高。
(七)农业科技服务能力建设
建立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跟踪监测耕地质量变化情况,推广免耕少耕、酸化土壤改良等技术措施,保护和持续提升耕地质量。大力引进推广高标准农田建设先进实用技术,加强工程建设与农机农艺技术的集成和应用。推进数字农业、良种良法、科学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农业科技应用,科学合理利用高标准农田。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应用,研究制定有关技术规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建成后,田间定位监测点布设密度符合要求,农田监测网络基本完善,科学施肥施药技术基本全覆盖,良种覆盖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明显提高。
专栏1 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
与全区高标准农田同步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按照每3.5万亩左右建设1个耕地质量监测点,规划期内新建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2个。 |
(八)后续管护能力建设
全面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信息统一上图入库,实现有据可查、全程监控、精准管理、资源共享。依据《耕地质量等级》(GB/T33469)国家标准,在项目实施前后及时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落实高标准农田管护主体和责任,开展管护范围内的高标准农田工程设施建后运行管理和经常性检查维修养护,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参与高标准农田设施运行管护,健全管护制度,落实管护资金,及时修复损毁工程,确保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持续发挥效益。对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要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确保高标准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第四章 建设分区和建设任务
一、建设分区
(一)布局思路
首先对北碚区耕地分布情况、永久基本农田分布情况、粮油主产区分布情况以及地形地貌、河流水系、道路交通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考虑北碚区主城都市区的功能定位,进一步分析各个区域的特点及主要限制因素,结合实地调查和镇街、村社意愿,确定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布局,指导北碚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科学合理、有序开展。
(二)建设分区
按照《重庆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 年)》,在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带三区五流域”的空间格局中,北碚区属于丘陵谷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区。统筹考虑北碚区各镇(街)耕地数量、已开发高标准农田面积和基本农田等因素,结合北碚区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地形地貌、河流水系、道路交通,确定北碚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四带多点”的建设分区。四带即黑水滩河沿线高标准农田建设带、东山环线沿线高标准农田建设带、碚金线沿线高标准农田建设带、西山环线沿线高标准农田建设带,多点即都市休闲农业高标准农田示范点。详见图4-1
图4-1 北碚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分区图.
二、分区建设重点
黑水滩河沿线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本区域位于黑水滩河流域,主要包括金刀峡镇、柳荫镇、三圣镇。该区域土地较为集中连片,承担着粮食保障、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重任。该区域以耕地集中区域为核心,兼顾面上农业基础设施补短板、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智慧粮油示范园相结合,夯实优质粮油保障基地建设基础,推进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种植,为发展绿色优质生产基地创造条件。
东山环线沿线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本区域以东山环线沿线区域为主,包括柳荫镇东升村、三圣镇德胜村、卫东村、春柳村。该区域以改造提升为主,通过“改大、改水、改路、改土,推进“稻+”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提高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种植比重,开展生态化高标准农田建设。
碚金线沿线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本区域以碚金路沿线为主,主要包括金刀峡镇、柳荫镇、静观镇。该区域以改造提升为主,通过“改大、改水、改路、改土”,建成一批“宜机宜耕、能排能灌、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现代粮油产业示范区,为全市建设都市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提供样板。
西山环线沿线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本区域以西山环线沿线为主,主要包括柳荫镇、静观镇、天府镇。该区域重点通过提高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种植比重,开展生态化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加强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整治,以粮(绿)肥轮作、秸秆还田等综合措施,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都市休闲农业高标准农田示范点。立足北碚区承接主城休闲观光旅游的需要,着眼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按照集约高效、种养循环、综合立体、农旅融合、共建共管的开发方式,突出粮油等优势主导产业,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基础强、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高标准农田与都市休闲农业示范点,大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着力打造农田建设、美丽乡村与增收致富的永续工程,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探索路径。
三、任务安排
根据全区“四带多点”的建设分区,结合全区耕地现状、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水土资源条件、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增产潜力,按照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兼顾均衡,确定全区新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建设先后顺序和范围,并且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北碚区内农业产业发展实际需求,按照程序对北碚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动态调整,高标准农田建设应避开易诱发灾害区域。北碚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布局图详见附图1.
(一)新建高标准农田项目
高标准农田项目分年度建设任务,详见表4-1北碚区新建高标准农田建设分年度任务表。
表4-1北碚区新建高标准农田建设分年度任务表
项目名称 |
镇(街道) |
村(社区) |
新建高标面积(亩) |
北碚区2021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金刀峡镇 |
胜天湖村、永安村、响水村、小华蓥村、石寨村、五马村 |
13937 |
静观镇 |
罗坪村、塔坪村、陡梯村 |
11291 | |
柳荫镇 |
西河村 |
4772 | |
小计 |
30000 | ||
北碚区202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静观镇 |
中华村、花园村、大坪村、九堰村、天星村 |
10000 |
柳荫镇 |
永兴村、柳荫村 | ||
小计 |
10000 | ||
总计 |
40000 |
高效节水灌溉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规划、同步实施,规划期内拟新增0.65万亩高效节水灌溉耕地。详见表4-2北碚区新增高效节水灌溉范围。
表4-2北碚区新增高效节水灌溉范围
项目名称 |
镇 |
村 |
拟建成高效节水灌溉范围面积(亩) |
北碚区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金刀峡镇 |
石寨村 |
2200 |
胜天湖村 |
1300 | ||
小计 |
3500 | ||
北碚区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静观镇 |
大坪村 |
1000 |
天星村 |
300 | ||
中华村 |
200 | ||
柳荫镇 |
柳荫村 |
1500 | |
小计 |
3000 | ||
总计 |
6500 |
(二)改造提升项目
改造提升项目优先对已建高标准农田中已认定需改造提升的项目进行改造提升,其次对符合、基本符合的高标准农田中存在设施不配套、工程老化、建设标准低的项目,进行改造提升。详见表4-3北碚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分年度任务表。
表4-3北碚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分年度任务表
项目名称 |
镇(街道) |
村(社区) |
改造提升面积(亩) | |
北碚区2023年沿黑水滩河沿线(一期)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 |
柳荫镇 |
明通村 |
5500 | |
三圣镇 |
是平村、天宫村 |
5500 | ||
小计 |
11000 | |||
北碚区2024年沿东山环线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 |
柳荫镇 |
东升村 |
4000 | |
三圣镇 |
德圣村、卫东村、春柳村 |
7231 | ||
小计 |
11231 | |||
北碚区2025年澄江镇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 |
澄江镇 |
民权村、五一村、转龙村 |
4000 | |
小计 |
4000 | |||
北碚区2025年沿黑水滩河沿线(二期)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 |
三圣镇 |
德龙村、古佛村、亮石村、楼房村 |
9269 | |
小计 |
9269 | |||
北碚区2026年沿西山环线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 |
静观镇 |
中华村 |
2304 | |
柳荫镇 |
合兴村、永兴村 |
3543 | ||
天府镇 |
代家村、工农村、文星村、五新村、中心村 |
3253 | ||
小计 |
9100 | |||
北碚区2027年东阳街道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 |
东阳街道 |
西山坪村、胜利村、东阳村 |
2000 | |
小计 |
2000 | |||
北碚区2027年沿碚金线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 |
静观镇 |
和睦村 |
440 | |
柳荫镇 |
麻柳河村 |
2960 | ||
小计 |
3400 | |||
合计 |
50000 |
(三)重点项目
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在歇马街道、三圣镇、柳荫镇以宜机化、水利化、 生态化、园田化、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为抓手,打造重庆市北碚区高标准农田“七化”示范区1、北碚区三圣镇是平村、天宫村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智慧粮油示范园)、北碚区柳荫镇东升村、明通村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智慧粮油示范园),推进“良田、良法、良技、良机”融合和“多项目、多业态、多功能”集成发展,提升粮油生产能力。北碚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项目详见4-4。重点项目布局图详见附图2。
表4-4北碚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项目
年份 |
项目名称 |
涉及镇 |
面积(亩) |
建设内容 |
2020-2022年 |
重庆市北碚区高标准农田“七化”示范区 |
歇马街道 |
1829 |
土地平整1400亩,土壤改良1400亩,水肥一体化系统601亩,新建机械化作业道 (宽3.5米)8.5km,新建1.2-1.5m高绿篱生态防护网6.5km,配套农电输配电线路,配套智慧决策和信息化管理系统。 |
2023-2024年 |
北碚区柳荫镇东升村、明通村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智慧粮油示范园) |
柳荫镇 |
1000 |
按照“七化”标准,“四改”路径,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平整900亩,土壤改良750亩,水肥一体化系统800亩,新建机械化作业道 (宽3.5米)4km,配套农电输配电线路,配套智慧决策和信息化管理系统。 |
2023年 |
北碚区三圣镇是平村、天宫村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智慧粮油示范园) |
三圣镇 |
1000 |
按照“七化”标准,“四改”路径,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平整800亩,土壤改良900亩,水肥一体化系统800亩,新建机械化作业道 (宽3.5米)4km,配套农电输配电线路,配套智慧决策和信息化管理系统。 |
第五章 建设监管与后续管护
一、强化质量监管
(一)严控建设质量
全面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建设监理制、项目公示制及竣工验收制等“六制”管理制度。按照《耕地质量等级》(GB/T 33469—2016)国家标准,在建设前后分别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和变更调查,评价高标准农田粮食产能水平,逐步实现“建设一片、调查一片、评价一片”。
(二)开展质量评价
利用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跟踪监测田间基础设施运行情况、高标准农田基础地力变化情况、高标准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变化情况。按照《耕地质量等级》(GB/T33469)国家标准,在建设前后分别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和变更调查,评价高标准农田粮食产能水平,逐步实现“建设一片、调查一片、评价一片”。
(三)加强社会监督
积极引导农民广泛参与项目建设和项目监督,在项目区设立公示牌,将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建设内容、总投资和建设单位等信息进行公示,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让建设区域内土地使用各方全面了解项目建设情况,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 统一上图入库
及时更新新建及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立项、实施、验收等各个阶段信息,全面、准确将各环节信息填报至全国农田建设监测监管平台,纳入国家统一监管,做好信息报备。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管理台账,全面掌握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情况。完善各部门间数据信息共享机制,为农田建设管理和保护利用提供决策支撑。
三、规范竣工验收
(一)明确验收程序
按照“谁审批、谁验收”的原则,区级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全区项目初步验收工作。对经初步验收合格的项目,及时向项目初步设计审批单位提出项目竣工验收申请。组织指导项目建设单位做好项目竣工验收准备,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二)强化地类变更管理
工程竣工验收后,及时进行地类变更,确保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位置明确、权属清晰、地类正确、面积准确,依法保障土地所有者或经营者的权益。
(三)做好工程移交
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交付利用手续,做好登记造册,明确工程设施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需要变更权属的,及时办理变更登记发证,确保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权属清晰。
(四)做好建档工作
建立高标准农田档案管理制度,对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的有关资料及时归档,做到准确、完整,并将其录入全国农田建设监测监管平台。推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档案资料数字化管理,杜绝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
四、加强后期管护
(一)明确责任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由区级人民政府及各部门制定使用管护办法,落实高标准农田管护主体和责任。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确定管护主体,项目建设单位和管护方及时办理移交手续,签订使用及管护协议或合同,制定管护办法,确保设施长期有效稳定利用。基层组织要加强对管护设施的技术指导、服务和监督。
(二)落实资金
建立农田建设项目管护经费合理保障机制。明确高标准农田建设所形成的农田设施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实行有偿使用的设施,可将有偿使用费作为设施运行管理费,维持设施正常运行。对公益性较强的灌排渠系、田间道、农桥等,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给予运行管护经费补助。探索通过新增耕地指标收益筹措后期管护资金。
(三)健全机制
按照权责明晰、运行有效的原则,建立健全日常管护和专项维护相结合的工程管护机制。相关部门要做好灌溉与排水、农田林网、输配电等工程管护的衔接,确保管护机制落实到位。
五、严格保护利用
(一)强化用途管制
严格耕地用途管制,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要及时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毁、擅自占用或改变用途,确保长期发挥效益。经依法批准占用高标准农田的,要及时补充,确保高标准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二)推进高效利用
一是利用好高标准农田,因地制宜推进旱地粮油轮作、两塝田水旱轮作、正沟田种养循环。二是管控好,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做到“经营权集中、经营主体引进、粮油产业发展”三到位,防止出现撂荒、弃种等现象。
(三)加强农田保护
推行合理耕作制度,实行用地养地相结合,确保可持续利用。对水毁等自然损毁的高标准农田,要纳入年度建设任务,及时进行修复或补充。抓好土壤培肥改良,开展耕地质量监测,防止地力下降。严禁将不达标污水排入农田,严禁将生活垃圾、工业废弃物等倾倒、排放、存放到农田。
(四)确保良田粮用
坚持良田粮用原则,积极引导高标准农田、新增耕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引导作物一年两熟以上的粮食产区至少生产一季粮食,种植非粮作物的要在一季后能够恢复粮食生产。及时兑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各项补贴政策,提高种粮积极性。
第六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综合考虑建设成本、物价波动、政府投入能力和多元筹资渠道等因素,2021-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据实统计。改造提升项目投资按照3000元每亩估算。重点项目投资按照5000元每亩。北碚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总投资22300万元。详见分年度分项目投资估算表。
表6-1 北碚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分年度投资估算表
序号 |
年度 |
新建规模(亩) |
改造提升规模(亩) |
其中:重点项目(亩) |
合计(万元) |
1 |
2021年 |
30000 |
0 |
4500 | |
2 |
2022年 |
10000 |
0 |
2400 | |
3 |
2023年 |
0 |
11000 |
1500 |
3600 |
4 |
2024年 |
0 |
11231 |
500 |
3469 |
5 |
2025年 |
0 |
13269 |
3981 | |
6 |
2026年 |
0 |
9100 |
2730 | |
7 |
2027年 |
0 |
5400 |
1620 | |
8 |
合计 |
40000 |
50000 |
2000 |
22300 |
二、资金筹措
一是落实《重庆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要求,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北碚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相关专项规划,积极争取中央补助资金和市级补助资金,足额安排地方财政配套资,引导各类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统筹使用和有序投入,确保完成建设任务。
二是认真落实土地出让金、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农业重点工程建设资金等用于农业的各项政策规定,集中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
三是在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的同时,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吸引社会资金进行投入。积极争取在债务限额内发行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标准农田建设。
四是本规划落实后预期将新增耕地310亩,积极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指标调剂收益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
综上,2021-2030年期间北碚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拟争取中央资金14797万元,争取市级资金3536万元,区县配套2427万元,吸引社会资金1540万元。详见表6-2。
表6-2 北碚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分年度资金筹措表
序号 |
年度 |
投资 估算 |
资金筹措(万元) | |||
中央资金 |
市级资金 |
区县资金 |
其它 | |||
1 |
2021年 |
4500 |
2504 |
1996 |
0 |
0 |
2 |
2022年 |
2400 |
1513 |
0 |
887 |
0 |
3 |
2023年 |
3600 |
2520 |
360 |
360 |
360 |
4 |
2024年 |
3469 |
2429 |
347 |
347 |
347 |
5 |
2025年 |
3981 |
2786 |
398 |
398 |
398 |
6 |
2026年 |
2730 |
1911 |
273 |
273 |
273 |
7 |
2027年 |
1620 |
1134 |
162 |
162 |
162 |
7 |
合计 |
22300 |
14797 |
3536 |
2427 |
1540 |
第七章 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一)提高粮食综合产能
规划实施完成后,预期能新增4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5万亩高标准农田,相比规划实施前新增亩均预计可提高粮食综合产能100公斤左右、改造提升亩均预计可提高粮食综合产能80公斤左右,规划实施后,每年可增加粮食综合产8000吨左右。
(二)节本增效
通过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持续开展地力培肥,增强水肥耦合能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肥料利用率,有效减少人工、肥料、农药等生产成本投入,亩均每年增收节支约500元,为农民增收致富创造良好条件。
(三)新增耕地指标收益
规划实施后,通过田块整治,预期新增耕地指标310亩,按照每亩新增耕地指标收益4万元测算,预计可增加收益1240万元。新增耕地指标收益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推动产业发展,提高产业经济效益。
二、社会效益
(一)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近年来,极端气候频发,各种气象灾害时有发生。本次规划实施后,可建成一批田块平整,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的高标准农田,我区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比例将得到大幅增加。项目实施后,可以有效减小农作物生产年际波动,提高土、肥、水资源利用率和粮食生产能力,对保障全区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保护种粮农民积极性
根据初步估算,本项目预计投资22300万元,项目建设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可以为项目区居民就业创业提供大量机会,从而有效增加当地居民收入。高标准农田建成后,能够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升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竞争力,调动种粮农民的积极性。
(三)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有效促进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经营,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推动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型升级,加快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三、生态效益
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 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有效提高耕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缓解农业发展的水土资源约束,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可有效提高农药化肥利用效率,促进农作物秸秆还田,减少焚烧秸秆对大气的污染,减轻畜禽粪便和废弃物对河流、水库的污染,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保持耕地土壤健康,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提升农田生态功能。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可增强农田水土保持能力、改善小气候、增加林木蓄积量,优化农村田园景观,为乡村生态宜居提供绿色屏障。
第八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一)强化组织保障
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形成“部门配合、标准统一、信息共享、协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及时研究和解决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区发展改革委、财政、自然资源、水利、林业等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做好规划指导、资金投入、新增耕地核定等工作,协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二)强化绩效考核
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和绩效考核制,把规划实施与区、镇(街)领导干部考核结合起来。区委、区政府牵头,结合北碚实际,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绩效考核办法,规范项目实施,加强对竣工验收和后期管护责任的考核,镇(街)负责人分年度将本区域内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以及绩效考核情况等上报区级有关部门。
(三)壮大人才队伍
加强农田建设管理和技术服务体系队伍建设,配强镇(街)工作力量,快速培养一批懂工程、会管理的干部队伍,加快形成分工明确、层次清晰、上下衔接的人才队伍体系。加大培训力度,加强业务交流,提升农田建设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推进规划指导
(一)统一规划布局
坚持整镇整片推进的基本原则,确定年度建设任务,将建设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镇(街)级,明确镇(街)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具体项目、布局和时序安排。认真评估、筛选、论证项目,发挥项目库基础支撑作用,综合考虑资源条件、生产基础、市场环境及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因素,超前谋划和储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切实提高项目规划设计水平,针对农田现状,进行水土田林路科学规划,合理设计,做到缺什么补什么,科学确定项目建设范围、内容、规模、标准,确保规划设计质量。
(二)做好规划衔接
本规划编制充分做好与北碚乡村振兴、国土空间、土地整治、农业、水利、电力、交通道路等经批准的有关规划衔接,避免出现规划冲突和投资浪费。综合考虑资源承载力、城镇化进程等因素,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明确建设的重点区域。
(三)开展规划评估
在规划实施中期,根据国家统一部署,采用农业农村部门自查自评与第三方独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规划实施情况作出总结,掌握规划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针对性地总结经验、做出调整、完善政策,确保到2030年按时完成目标任务。
三、加大资金投入
(一)整合财政资金
在维持现有各类支农资金投向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支农投入的重点,将财政、发展改革、农业农村等部门农田建设资金、农田水利资金进行有效整合,支持北碚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任务和资金相匹配的原则,将任务和资金落实到地块,引导各类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统筹使用和有序投入,确保完成建设任务。
(二)拓宽投入渠道
探索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体的多元投入机制,完善支持政策,有序引导金融、社会资本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采取民办公助、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建设方式,调动项目区群众的积极性,严格按照“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的相关程序,使农民通过投工投劳等多种方式参与工程建设。
四、注重示范引导
(一)突出重点区域
以全区农业产业主要镇街为重点,实施区域化整体建设,在潜力大、基础条件好、积极性高的地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区域示范。建设一批重点项目,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发展。
(二)突出科技作用
大力引进和推广高标准农田建设先进实用工程与装备技术,加强农田建设与农机农艺技术的集成与应用,重点支持优质、高产、高效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的推广与应用。实施区域化整体建设,在潜力大、基础条件好、积极性高的地区,推进高标准农田示范建设。
(三)加强舆论引导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各类宣传媒体,大力宣传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明确相关标准和扶持政策,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积极性,各级加快建设的紧迫性,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良好氛围。
附表1 镇(街)分年度具体任务目标表
镇(街) |
年度目标(亩) |
总计面积(亩) |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2025年 |
2026年 |
2027年 | ||
澄江镇 |
4000 |
4000 | ||||||
东阳街道 |
2000 |
2000 | ||||||
金刀峡镇 |
13937 |
13937 | ||||||
柳荫镇 |
4772 |
6150 |
5500 |
4000 |
3543 |
2960 |
26925 | |
三圣镇 |
5500 |
7231 |
9269 |
22000 | ||||
天府镇 |
3253 |
3253 | ||||||
静观镇 |
11291 |
3850 |
2304 |
440 |
17885 | |||
总计 |
30000 |
10000 |
11000 |
11231 |
13269 |
9100 |
5400 |
9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