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碚区2012年防震减灾工作要点的通知
日期:2012-04-13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北碚区2012年防震减灾工作要点》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北碚区2012年防震减灾工作要点
 
 
                          一二年四月十一日
 
北碚区2012年防震减灾工作要点
 
展2012年北碚区防震减灾工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工作方针,贯彻落实年初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市防震减灾工作要点,把“平安北碚”建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夯实基础,创新工作思路,不断完善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三大体系建设,提升全区防震减灾能力和水平,为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一、加强地震监测基础建设,提升地震监测预报能力
(一)加强地震监测系统建设。积极协调落实场地资金,完善相关手续,新建歇马大磨滩小学地震监测台1个,新建地震前兆信息节点1个,提高全区监测预报能力,使北碚区前兆监测全覆盖。加强柳荫台站的管理,落实好看护人,签订看护协议,保证其供电、信号传输、仪器设备安全正常运行,积极配合市地震局做好日常维护和应急时资料的传输和存取。
(二)加强群测群防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镇、街“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网和防震减灾兼职助理员” 的“三网一员”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群测群防的重要作用完善三网一员管理及考核办法,编制防震减灾兼职助理员工作手册,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助理员业务能力。
(三)加强地震宏观异常核实和跟踪。牢固树立“震情第一”的意识,进一步做好震情监视和跟踪工作。发现宏观异常后,助理员应及时对异常情况进行调查核实,注意分析异常规模,出现的区域与时间等特征;要把握异常的真实性,如实填写“地震宏观异常填报表”,立即向区地震局报告;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防止地震谣言的产生、传播,维护社会稳定。
二、坚持建设工程全面设防,提高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一)加强监督管理,依法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重大或重点工程建设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将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城市规划以及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工程设计、施工审批重要内容,坚持前置管理,从源头上把关,确保2012年新建、扩建项目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二)强化政策宣传。进一步加大重庆市《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和区政府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工作的通知》的宣传贯彻、落实的力度,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协作,推动全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督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三)突出重点设防。继续加强新建工程的抗震设防监管。区政府办牵头相关部门将每年抽查2-3个重点建设工程项目设防情况。加强质量监管,确保全区中小学校加固改造和新建工程全面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和质量安全。
三、完善震情应急反应机制,提升地震应急救援水平
(一)认真实施《北碚区地震应急预案》。要按照《北碚区地震应急预案》要求,明确应急工作程序、层级管理职责和协调联动机制,各镇街要制定和完善本区域内的地震应急预案,切实落实各部门的应急责任,形成统一指挥、上下联动、协调一致的应急体系,做到有备无患,有震不乱,决策科学,指挥有序,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各镇街、各部门要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演练。
(二)加强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培训。加强和完善与区消防支队、武警支队的地震应急协作联动机制,对区地震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培训,加大对各镇街应急救援队伍的指导,探索社区居民自救互救的路子,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积极组织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开展应急救援活动。
(三)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按照《重庆市北碚区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2009-2020)》、《重庆市北碚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实施方案》要求,积极与有关部门对接,将应急避难场所作为城市必需的公共设施列入规划,与城市建设同步推进,设置必需的应急疏散通道和避难场所,配备必要的避难救援设施,拓展城市防震避难空间。
四、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强化公众防震减灾意识
(一)抓好《重庆市防震减灾条例》的宣传工作。要建立完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注重宣传实效。联合区行政学校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讲座,增强各级机关干部对防震减灾重要性、必要性的理解和认识,增强推进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开展防震减灾知识“三进”活动。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活动。编制防震减灾知识手册,发放覆盖全区机关、社会单位、医院、学校、村委会、社区居委会。要充分利用三下乡、科技活动周、“5.12”防灾减灾宣传日、“7.28”玉树地震纪念日等,采取广播电视、户外宣传、网络、讲座、培训等切实可行的形式,开展防震减灾自救互救知识宣传,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
(三)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完善管理办法,细化申报条件,在中小学中大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广泛开展区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中小学校、医院等重点人口密集的单位要建立应急避险机制,提高应对突发地震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起到示范推广的作用。
(四)共建防震减灾科普基地。加强协调,精心策划,与重庆自然博物馆共同创建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基地(地震博物馆),积极弘扬北碚地震文化。
五、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推进防震减灾事业发展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一是各镇、街,区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防震减灾,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真正把防震减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落实分管领导和专人负责,按照考核要求严格履责,共同推进防震减灾工作责任的落实。二是要积极推进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防震减灾联席会议职能,推动突出问题的解决。三是坚持防震减灾工作目标考核,区政府办将每年度对镇、街和区级相关部门的考核结果进行通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二)抓紧实施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对编制《北碚区防震减灾“十二五”(2011-2015)专项规划》,依法纳入本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形成上下配套、左右协调、衔接有序的规划体系,按照《规划》的要求,加大工作落实,强化社会管理、拓展公共服务,努力提升我区应对地震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把防震减灾事业推向前进,为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主题词:科技 地震 防震减灾 通知
 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年4月11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