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152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3-06-23

唐大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老旧小区的改造,促进基层治理的建议》(第152号)收悉。经与区经济信息委、区城管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区2017年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以来,先后投入资金5亿元,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2个,涉及51个小区,355栋楼,建筑面积约110万平方米,惠及群众11314户。正在实施的天生桥片区、泉外园片区、文星村片区第四期龙江花园、燎原片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共涉及小区 20个、楼栋 236 栋、建筑面积 54.85万平方米、居民 6099 户,计划总投资约 8437 万元。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正按照《北碚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十四五”规划》及各年度改造计划有序推进,既抓引领示范,也注重点线面结合,成效显著。南京路片区改造项目获评“中国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优秀案例”,新房子片区改造项目在2022年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暨第二届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上作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优秀案例参展。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市政配套设施更加完善、社会服务设施更加健全,周边秩序和后续管理得到有效提升,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人民日报、中国建设报、新华社、重庆日报等中央、市级主要媒体对我区老旧小区改造经验做法及成效进行了广泛报道。

二、主要做法

(一)以“共谋”为基础,引导居民参与。北碚区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坚持改造前“问需于民”、改造中“问计于民”、改造后“问效于民”,坚持民事民议原则,引导居民成立自管组织,居民共同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和后续管理。南京路片区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成立联盟党支部,组建“社区 - 小区 - 楼栋”三级党群自管组织,推选小区党员网格员,划分网格包片责任,作为施工单位和居民的纽带,解决改造内容确定、施工纠纷以及质量监督的问题。新房子片区引导居民成立自管委员会,自管会组织楼栋长组成红色志愿者队伍。改造前深入走访,了解居民改造意愿及改造需求,实行民主决策,确定改造方案。改造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配合施工单位、管线单位工作,协调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积极为改造工作提供各种便利;邀请居民参与施工监督,把群众意见诉求化解在基层。改造后,带头参与改造成果维护和管理,积极引导居民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参与环境卫生维护管理及生活垃圾分类等工作巩固改造成果。

(二)以“共担”为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坚持政府引导、业主主责、多方参与,建立改造资金共担机制。财政资金发挥引导作用,以给予每部电梯增设价格总额的 50%,补助上限为10万元/台(占电梯加装总额的25%—35%)的方式,引导居民出资加装电梯参与老旧小区改造。截至目前,全区老旧住宅共增设电梯381台,居民直接出资约13000万元;统筹协调电力、通信等专业经营单位出资约2000万元进行文星村、新房子片区管线设施设备改造扩容、架空线规整下地;统筹利用片区内国有资产,引入重庆壹贰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投入资金约2000万元在文星村片区建设文化创意园区,签约优质商家形成特色餐饮、休闲娱乐与文化创意等业态;协调区文化旅游委出资约30万元,在2022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增设11处室外体育健身器材共计76个(套),丰富老旧小区居民的休闲、健身活动;积极对接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争取到龙湖公益基金会投入260万元在燎原片区、天生桥片区进行适老化改造,助力我区老旧小区改造。

(三)以“共享”为目标,完善配套促发展。积极推进小区及周边地区联动改造,片区统筹改造,针对片区内设施和公共活动空间建设短板,利用闲置房屋、空闲用地等存量资源,有针对性地配建居民最需要的养老、托育、停车、体育健身等各类设施。南京路片区改造以挖掘片区历史文化为引领,注重文创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按照“完整社区”建设理念,优化路网交通结构,打通项目与滨江亲水公园、北碚区旅游集散中心的阻隔,改造体育运动公园,增设幼儿园、养老服务中心,实现片区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共建共享,整体提升老城品质,聚集片区人气。文星村、新房子片区改造中用“绣花功夫”来织补、修补和更新,保持片区原有格局和肌理,并充分考虑到片区居民公共活动空间、防洪排涝设施以及社区公共服务不足等问题,充分发掘片区内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社旧址以及大明厂、钟表元件厂等历史文化元素,整合利用既有资源,引入社区资本打造126朝阳文化创业园的同时配建1个社区公园、1个廉政主题公园和1个专业生态停车场。持续升级片区业态,推进结点成线、连线成片,滨江产业生态圈和文创产业生态链逐渐形成。

(四)以“共治”为路径,强化后续管理。构建以社区党委领导,片区居民广泛参与的共同治理格局。一是在暂不具备专业化物业管理条件的前提下,推动居民形成“居民+社区”的管理模式,在社区党委指导下,通过自管委员会,依据《社区自治管理委员会财务管理制度》、《社区自治管理服务委员会章程》等制度,在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后,开展片区的日常管理工作二是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小区,在充分征求业主意见后,通过规范小区公共区域停车位,增加公共收益用于聘请小区保洁及保安人员,为小区提供基础物业服务;三是镇街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引进专业化物业企业,对入驻物业企业进行限期补贴(补贴标准为0.1元/月/平方米,补贴期为2年),推进部分专业化物业管理和部分业主自治”相结合模式过渡到全部实现专业化物业管理模式。南京路片区17栋楼中已有8栋楼引入专业化物业服务逐步带动片区内其他楼栋及其他改造片区接纳专业的物业公司管理。新房子片区拟引入国有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后期管理,目前已形成初步方案。

此复函已经杨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北碚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3616

:贾少波,联系电话:6030850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