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区政协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20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3-05-25

民建界别: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岸线生态保护修复打造嘉陵滨江生态长廊的建议》(第20号)收悉。经与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水利局、缙云人文科技城管委会、文旅公司、蔡家智慧新城管委会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您对嘉陵江北碚段岸线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的关心。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嘉陵江岸线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目前我委正在牵头高质量打造嘉陵滨江生态长廊北碚段。

一、坚持高位推动、凝聚共识,高效推进岸线治理工作

一是区委书记亲自挂帅担任嘉陵江北碚段治理工作指挥长,坚持带头护河,多次现场巡查督察推进嘉陵江岸线治理工作。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不断巩固嘉陵江北碚段治理成果,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筑牢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重要生态屏障。二是依托区城市更新提升领导小组组织架构,具体开展嘉陵江岸线治理工作。区政府分管副区长先后6次召集区级有关部门、园城公司,带队巡查嘉陵江北碚段河道保护、江岸线管理及工程建设情况,常态化巡河、常态化治理、常态化监管,确保河道长治久清,真正把水资源变成水资产,让水禀赋成为水财富。三是区住房城乡建委充分发挥牵头统筹协调职责,召开现场协调会议16次,整改嘉陵江岸线问题30个,推动岸线治理项目有序推进。

二、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主,守住一江“嘉”水自然风光

我区继续对嘉陵滨江敏感区域加强保护和管控,做好嘉陵江的生态守护者,重点保护成片林地、草甸和沿岸峡、沱、碚石、江滩等特色地貌,嘉陵江北碚段水质持续向优达地表水Ⅱ类一是优化城市规划设计。注重总体城市设计、滨江区域设计、单体建筑设计,加强规划衔接、多规协调,将北碚组团滨江区域打造成为“北碚客厅”、蔡家组团滨江区域打造成为“北碚阳台”,增加绿地与广场用地约7公顷,减少计容建筑面积约6.8万平方米,建设城市功能复合、空间品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的滨江区,使之成为北碚最具活力、魅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城市玉带”。二是严格规划风貌管控。嘉陵江两岸退让滨江空间约50-100米,规划用于公园、防护绿地等。进一步优化项目建筑红线,留出滨江开敞空间,优化建筑立面、建筑风格、建筑高度和建筑色彩等建筑形态。同时多次邀请市水务集团、市城投集团就沿江截污干管埋设方式召开现场会,将大部分架空管线调整为地埋式,最大限度保护岸线生态环境。三是狠抓岸线违法整治。2022年北碚区切实开展嘉陵江岸线违法整治行动,坚决治理嘉陵江消落区乱搭乱建、乱倒乱堆、乱填乱挖、乱耕乱种等行为。整治裸土未覆盖点位11个、建筑垃圾乱堆放点位1个。同时大力整治沿河排污口,完成城市管网新改建53公里,实现11个沿河排污口整治达标。累计取缔嘉陵江沿岸6条餐船以及消落区范围餐饮娱乐商铺15户,并做好日常清扫保洁和退水后的清淤工作,防止垃圾进入或蓄积在消落区。四是明确“低干扰、轻介入”的基本原则。新北温泉公园承北温泉历史之遗风,深度还原泳池、跳台等本体元素,对爱莲池、五潭映月等旧景进行保护提升,充分利用临崖靠江的原生态地形条件,修建温塘跌泉和开放性自然山林温泉泡池区,尽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画卷。2022年5月1日新北温泉公园开园后,央视新闻栏目进行了专题报道。

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实施,一体推进生态长廊建设

一是不断完善生态修复空间规划。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以“一江四山融贯五城”的总体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为基础,确定嘉陵江生态绿带区、四山生态屏障区、缙云人文科技城片区、澄江片区、水土高新技术城片区、静观片区、蔡家智慧新城片区的生态保护修复总体布局分区,部署嘉陵江滨江岸线品质提升、“西南大学-嘉陵江正码头”城市绿道连接、湿地生态景观示范、嘉陵江“清水绿岸”、生态环境智能化监测、天府矿山生态修复等26个重点工程,全面推进北碚区生态修复。二是高标准策划嘉陵滨江生态长廊实施方案。委托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市风景园林规划研究院对全区61公里岸线和13.54平方公里陆域面积“三生”空间进行高标准策划,拟通过实施“峡江生态保护与修复、江岸安全韧性建设、一江两岸空间联动、滨江人文保护传承、区域协同绿色发展、智慧生态联建联治”六大举措系统推进生态长廊建设,按生态修复、生态治理、更新改造分类包装项目14个,累计总投资10.6亿元,力争将重庆嘉陵滨江生态长廊北碚段建设成为山水生态画卷、人文风景珠链、智慧游憩秀带。三是大力实施滨江岸线修复与治理。对嘉陵江地质灾害、消落带、土壤污染等区段,实施生态修复和治理工程,累计投资8991.6万元。完成温塘峡川仪四厂、施家梁镇、江北机械厂等点位2公里库岸治理;治理嘉陵江水土大桥段消落区360亩、岸线2.9公里,恢复植被5万平方米;加速推进北碚化工厂原址12981.7平方米污染地块治理修复,确保滨江岸线生态安全。四是扎实推进“两岸青山·千里林带”项目。计划2025年前嘉陵江北碚段完成24100亩营造林任务,目前已完成4500亩,通过生态空间挖潜力补天窗、生产空间调结构还林草、生活空间增绿量添色彩,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态屏障综合功能更加凸显,努力实现林相季相变化多彩、成片零星相间配置、疏密高低错落有致,逐步在嘉陵江北碚段形成“一江碧水、层林叠翠、四季花漾、瓜果飘香”的巴渝画廊美景。五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联合西南大学,在嘉陵江投放人工鱼巢近8000平方米,投放人工鱼礁240个,有效提高了天然水域鱼类的产卵成功率及孵化率,吸引各类鱼类产卵累计达到4亿粒,孵化各类子鱼1.3亿尾,助力嘉陵江生态修复,进一步促进嘉陵江鱼类资源的丰富与发展。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建立完善生态修复协同机制。加强与合川、沙坪坝、江北等嘉陵江重庆段纵向区域的协作,建立生态修复联席会议和信息共享机制,健全完善水生态环境横向补偿制度,统一生态修复实施举措。二是建立长效化运营机制。积极争取用好中央、市级政策及资金实施沿江生态修复工程;活化利用沿江历史文化遗产,讲好历史文化故事,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和消费场景,策划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赛事活动,提升嘉陵江北碚段滨江空间的旅游核心吸引力,把生态资源、文化资源转化为产品价值、经济价值,引导社会资本充分参与,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运营模式和“政府补助+社会资本”的融资模式,实现嘉陵滨江生态长廊的可持续发展。

此复函已经杨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北碚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3519

(联系人:林双,联系电话:6831179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