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第十六届一次会议第114号提案 的复函
日期:2022-07-20

关于突出区域特色,精准提升城市品质的建议》(第114号)收悉。经与区发展改革委、区文化旅游委、区商务委(区物流办)、区交通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缙云人文科技城管委会、温泉谷文旅产业园管委会、江东农业科技园管委会,蔡家智慧新城管委会、水土高新园管委会、科学城北碚园区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您对城市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委正在扎实推进城市提升各项工作,切实提升城市经济品质、人文品质、生态品质、生活品质。

一、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把握城市功能定位。

坚持从我区自身特点、禀赋出发,聚焦生态田园都市区、人文科教创新城“两大定位”,做好生态人文、科技创新、民营经济、城乡融合“四篇文章”,找准自身定位。一是缙云山——北温泉片区以温泉产业、旅游民宿产业为主导,打造“缙云民宿”品牌,重点开展金果园区域、柏林村片区、北泉村片区等区域的整体招商。二是江东片区以郊野观光、沉浸式体验项目为特色,布局乡村休闲旅游产品,重点开展偏岩古镇、天府煤矿区、柳荫东升村等区域的整体招商。三是滨江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主要以文创街区、非遗产品打造等为特色,布局文化旅游消费业态,打造金刚碑历史文化街区,开展沿江老街改造、老旧厂房升级等。四是城市精神交流展示区主要以卢作孚爱国实业家精神IP为核心,引入数字展示、文化剧场、城市文旅综合体等文旅项目,重点开展以卢作孚遗址公园、马鞍溪湿地公园等文化体验项目引入。五是科学城北碚园区布局科学金街、科学长岛、科学达沃斯等三大特色功能片区,打造山水林共生、产城景融合、业游居相宜的未来城市典范。

二、强化规划引领,统筹推进城市品质提升。

一是高标准规划。统筹编制《北碚区加快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北碚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北碚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专项规划(2021-2025)》,滚动规划城乡融合未来五年(2022—2026年)重大项目272个,计划总投资约1394亿元,重点推进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有机更新、乡村振兴示范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东阳片区郊野观光体验“大观园”、高端康体养生养老产业综合体等项目建设。二是高水平策划。“碚城雅韵两岸风华”为主题,将北碚母城嘉陵江两岸7.44平方公里划分为母城生活片区、历史文化片区、温泉人文片区、工业历史片区、原乡生态片区等五大城市更新片区,聚力打造集“文、商、旅、产、研、居”复合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创新融合发展区域。三是高质量推进。切实开展城市体检,引入专业团队全程参与城市提升项目设计,八大维度问诊把脉,以人民为中心,高质量完成南京路风貌片区改造、黛湖生态公园、大磨滩湿地公园、新北温泉公园、金刚碑历史文化街区等一批试点示范项目

三、加强要素保障,切实提升城市功能配套。

一是按照“东进、南下、西联、北拓”战略部署,加速对外交通建设。以过江桥梁、穿山隧道、骨架路网等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全力打造“内畅外联”的交通体系。2020年以来,建成灵犀大道、海螺山立交、轨道6号线支线二期、水土大桥、蔡家大桥、礼嘉大桥、土主隧道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并通车;重点推进快速路一纵线北碚段、渝武高速拓宽改造、蔡家隧道、宝山大桥西延伸段等重大节点工程建设,初步形成横纵交错的城市骨架网络,届时北碚区的城市交通将更加畅通。二是按照分类逐步有序推进的原则,加速组团内部城市道路系统建设,打通城市未贯通道路,疏通梗阻路,加密次支路网,重点突破地形、高速快速路、主干路等对城市路网的切割,提高次支路系统的连通性,畅通道路微循环进一步提升“内畅、外联、互通、高效”的交通水平,改善市民出行条件。三是实施“马鞍溪、双凤溪、马河溪、山王溪清水绿岸”治理提升,通过管网改造、海绵化改造、流域治理等措施,进一步改善流域水生态,高标准建成48.8公里“水清、岸绿、坡美、河畅”的城市清水绿廊,呈现出“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好景象,初步形成宜居宜游的生态田园都市区。

四、聚焦品牌营造,不断凸显北碚文旅特色。

2020年、2021年,我区旅游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排名全市第2位和第4位,后发优势明显。目前,北碚区纳入文化相关产业统计口径的规上企业25家,营业收入超亿元8家。为进一步强化北碚文旅品牌营造:一是完善文旅业态布局。构建全域旅游格局,完成西山坪片区、缙云山片区、东阳滨江片区及西部科学院旧址规划编制,初步构建“一带两区”文旅产业发展格局。引进金刚碑历史文化街区、莫氏7度文创园、北宾文创园、天府斗鹰滑翔伞基地和露营基地等文旅项目,初步形成休闲度假目的地旅游产品体系。推进“码头没有轮渡”、“三溪口豆腐鱼街区”、“北温泉九号好吃街”等一批特色街区建设,积极打造“北碚母城滨江夜间经济带”、“城南缙云商圈夜间经济圈”等区级夜间经济龙头。二是升级文旅配套设施。全面启动美丽乡村交通走廊建设,省道S108静观至金刀峡旅游公路完成改造,东西山环线、西山坪环线、虎头山乡村旅游通道等逐步完工,新开工胜天湖、偏岩古镇等乡村旅游公路132公里。建成北碚旅游集散中心,社区体育文化公园9个,社区健身点45个,健身步道40条,旅游厕所44座。三是创建文旅名片。北碚区入选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北碚滨江休闲区创建为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获评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个,获得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资格1个。东阳街道西山坪村被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改委授予“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称号,金刀峡景区被评为“重庆文旅新地标”,中国西部科学院被评为“最美历史文化古迹”。张自忠烈士陵园被核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文物点被确定为“重庆市爱国教育基地”和“重庆市统一战线传统教育基地”。金刀峡溪降赛入选重庆市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大金刀峡体育休闲精品线路(北碚)入选重庆市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四是打响特色品牌。推动西南大学出版社创建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推动朝阳文创大道正式创建成为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推动重庆壹贰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莫氏7度文创园创建成为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以各类扶持政策和良好配套服务吸引一批龙头文旅企业(项目)入驻。全力以赴引进精品旅游民宿,评选丙级民宿,助推既白等精品民宿参评国家甲、乙级旅游民宿,助力全域旅游产业发展。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区将继续加强城市提升工作统筹,以环缙云山EOD项目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全力打造一批具有引领性、前瞻性的文化旅游项目,培育壮大一批适应现代消费需求的文化旅游产品。

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