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汝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成渝双城都市旅游圈核心目的地的建议》(第33号)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重庆北碚、四川绵阳两地同为成渝发展主轴线上的城市,在资源禀赋、历史渊源、科教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既有相似相通之处,又各具特色优势,重庆北碚生态文化、乡建文化、抗战文化、革命文化和江峡相拥的自然环境独具特色,四川绵阳承继绵州千年底蕴,嫘祖文化、文昌文化、李白诗歌文化、两弹一星文化世代传承,双城文旅协同发展具有良好基础和广阔前景。当前,我区确立了“主动融入、突出唯一、高端前沿、聚合力量”的原则,切准我区的资源特征,利用北碚独特的生态、人文以及区位整体优势,以景城一体的发展思路,发展全域旅游,打造全景北碚,以北碚文旅融合发展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推动北碚文旅融合的新发展。
一、构建双城文旅合作机制,主动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
区文化旅游委高度重视与绵阳文广旅局友好合作,不断推动双方共同发展。2020年5月21日,两地文旅委签订《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促进绵碚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合作协议》,双方按照协议共建工作联络互通互动、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旅游互送互促、文旅产业共创共赢、宣传营销互推互助、文旅市场合作联动、文旅人才共培共育等七大机制推动文旅协同发展。当天,北碚区美术馆馆藏二十世纪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展在绵阳市博物馆开幕,共展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费新我、朱学范、孙竹篱等全国各地书画名家在北碚留下的60幅书画精品,开启了绵阳市民了解北碚的窗户,正式打响双方文旅系列合作“发令枪”。随后,两地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体育中心先后举办“双城互动云演出”“双城同读一本书”“围棋赛”等活动十数场,两地图书馆不断推进文献交流、资源共享、讲座互动等交流活动。各层级的合作全面铺开,两地文旅合作氛围浓厚、措施务实、成效明显。
一年来,双方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和市委、区委工作要求,深化落实川渝文旅合作共建事项,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如2020年7月,北碚区举办首期“重庆网络大V绵阳行”活动,组织邀请重庆媒体、文化旅游达人和旅行社负责人组团走进绵阳,拉开了“2020绵碚双城文旅互动交流活动”帷幕、开启了两地互为目的地的文旅新篇章、有效助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随后,绵阳市主流媒体、网络达人及旅行社负责人走进北碚,开展首期“北碚踩线采风行”活动,利用新媒体平台助力北碚“双晒”。2020年8月,绵阳、北碚近百人跨省旅游团双向首发,成为跨省旅游恢复后,绵阳、北碚互发的第一个旅游团;当月,绵阳市和北碚区两地文化馆联袂举办“七夕网络情歌”大赛,收到绵碚等地100名选手的参赛作品,携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双方建立市场营销合作长效机制,友情链接两地旅游官网,在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上线双城内容,开展“网络大V绵阳行”“北碚踩线采风行”活动。在金刀峡溪降赛、文旅“双晒”等重要节会活动中邀请绵阳开展线上线下旅游宣传,深化“巴山夜雨 温泉故里 自在北碚”的城市品牌影响力。
二、开发跨区域特色文旅产品,争取两地旅游目的地互认
一年来,北碚携手绵阳推动红色旅游、藏羌民族文化旅游等特色文旅资源保护传承,立足两地名优特产,联合开发出一批文创旅游商品品牌和特色美食品牌。双方打破壁垒,聚合两地旅行社,打造“重庆印象、山城故事—金刀峡—缙云山三日游”和“大美绵阳—江油—龙隐镇—两弹城三日游”精品旅游环线,组织游客开启两地互发,创新实施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宣传互动、景区门票互惠互送等合作举措,开展“市民免费互游百景区”活动,2020年免票接待川籍游客5000余人次,推动形成两地互发、多地联动的多元化旅游产品市场。
目前,绵碚双方充分整合挖掘两地文化和旅游资源,以“北川羌城旅游区”5A级风景区和绵碚18个4A级风景区为载体,携手推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双方正在沟通接洽,联合打造以“罗浮山(羌王城)温泉—青莲诗歌小镇—方特东方神画—白马王朗国家级自然景区—偏岩古镇—金刀峡景区—缙云山北温泉旅游度假区—重庆自博馆”为重点的“巴蜀风情·自然生态体验”精品旅游线路,以“中国两弹城—绵阳博物馆—卢作孚纪念馆—北碚博物馆—中共中央西南局陈列馆”为亮点的“三线记忆·百馆之城”精品旅游线路,以“安州蝴蝶谷—江油王右木纪念馆—静观王朴烈士陵园—柳荫东升村(永兴村)—北碚民宿”为特色的“追寻红色足迹·乡村文旅振兴”精品旅游线路。依托李白故里文化节、蜡梅文化艺术节等节庆交流活动和温泉与气候养生旅游国际研讨会等国际会展,互相支持、共同推介文旅产品,让绵阳成为北碚人民游玩四川的首选,北碚成为绵阳人民游览重庆的首站。
三、提升文化旅游公共服务,打造景城一体全景北碚
为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区文化旅游委充分整合挖掘两地文旅资源,深入实施绵碚文旅协同发展26个合作事项,努力提升文化旅游公共服务,打造景城一体全景北碚,为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挥积极作用。一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组成公共文化场馆联盟,以两地特色活动为载体,加强两地地方馆藏文献、文艺精品创作、阅读活动共享交流,联合举办“艺动绵碚”云演出、“双城同读一本书”云阅读、“少儿公益艺术国画”云课堂、“七夕网络情歌”云直播,开展“伯埙仲篪”书画展、“李白下渝州”专题讲座,共建书香友好之城;挖掘川剧文化、“三线建设”文化等共通点,提前谋划“川剧戏服藏品展”“绵碚之星小小讲解员大赛”“巴蜀文化美术作品展”,促进两地文化互动发展。二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加强两地公共文化服务制度、活动的对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建立24小时城市书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联盟,探索图书借阅“一卡通”,增强群众对绵碚合作的认知度和参与感。双方研究策划,争取包装推出形象统一,差异互补的成渝旅游线路产品,联合组团开展“双城”营销,以“一卡通”服务引导两地居民“双城游”。三是争创缙云山——北温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目前,北碚区已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国家文化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市级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区,目前正举全区之力,争取创建缙云山——北温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当前正按照城市品质提升工作要求,继续推进实施“城美山青”工程,统筹全区城市景观大道、城市公园、停车场等设施建设,融入文化旅游元素,改善城市面貌,优化城市环境,实现高品质休闲旅游服务;加快北碚智慧旅游建设,坚持高起点、集成化、多模态互动、全区域覆盖的原则,建设快捷高效、内外信息衔接的北碚智慧旅游平台,以便捷智能吸引旅游者、引导旅游者、激活旅游者、服务旅游者,支持北碚发展成为个性定制化、数据智能化的旅游目的地,实现高科技智慧旅游服务;以“百馆之城”为基础,通过“馆区活化”和“社区互动”,建设与先贤互动、与大师对话、与同伴沟通的文化参与和旅游社交地,实现高品位人文旅游服务。
四、发展文旅产业集群,联动开拓旅游市场
文旅融合发展离不开市场力量,融合发展同样也是为了推动两地文旅市场繁荣。北碚区文化旅游委出台《朝阳文创大道产业扶持政策》,为两地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产业政策思路:依托高校的浓厚创新创业氛围,为文旅产业相关企业提供全面的资金、政策、品牌、营销、产品扶持,形成人才虹吸效应,带动相关产业持续有力增长。双方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全面启动“2020天府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北碚主题征集活动,征集优秀北碚元素作品100件余件;依托两地高校资源,搭建文化创意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开展“大学生文创梦想秀”活动;积极优化朝阳文创大道周边环境,探索搭建两地文旅企业合作平台,吸引更多文创文化企业入驻,挂靠绵阳126文创品牌,孕育高品质文创IP及其产品,打造环“绵碚”两地高校创新生态圈。通过文创梦想秀、天府文创节分会场、重庆文博会、温泉研讨会等活动,推动两地文旅企业交流互访,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促进文旅产业发展。
目前,双方正积极向上级部门提出相应建议,推动川渝两地从顶层设计上破解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的制约性因素,将探索相互允许对方旅行社在各自城市依规设立门店,从事招徕、接待旅游者,允许对方导游人员在各自城市依规从事导游服务,以统一标准、同城待遇和属地实施的原则,给予两地文旅企业和从业人员相应补贴、奖励等政策;允许专业型文旅企业跨区域营业,探索基于双方优势的双向“文旅飞地经济”模式;对于文旅企业从业人员在对方城市缴纳的社会保险、所得税予以互认,为人员在两地的自由落户提供更便捷化服务;允许文旅类用地、企业股权在对方城市挂牌交易,共同发起设立成渝文旅产业发展基金;鼓励金融企业对于跨地域旅游大型项目予以融资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形成覆盖区域的项目贷款和联合贷款服务,允许两地金融机构的文旅企业授信,在成渝地区内便捷使用。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文化旅游工作的关注,并希望得到您一如既往的支持。
此复函已经胡一珊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北碚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1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