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区政协第十五届五次会议第1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1-06-25

中共界别:

贵界别提出的《走好绿水青山路,打好金山银山牌——高质量推进缙云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后半篇”文章的建议》(第1号)已收悉,提案高屋建瓴、内涵深邃,对我区书写推进缙云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后半篇”文章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经与区卫生健康委、区教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农业农村委、区委组织部、温泉谷文旅产业园管委会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缙云山综合整治成效初步显现

(一)文旅产品体系建设不断强化

1.康养旅游产业蓬勃发展。随着“健康中国”正式成为中国发展的战略之一,康养旅游已经成为新常态下旅游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康养旅游发展方面,我区高度重视康养旅游产业发展,将特色医疗与养老相融合、将科技与医养相融合、将科学团队与医养相融合,推进“大旅游 大健康深度融合发展。目前,我区医、养、旅服务体系已初具规模,辖区内共有建成投用的规模化医养结合机构6家,已投用床位近千张,公立医院17所,编制床位3690张,共拥有三甲综合医院、三甲中医医院各1所,其中有康复医院2所。中国民族医药康养产业示范基地、康养旅游示范基地以及中国民族医药康养产业研究院都永久落户北碚。近年来,北碚区先后成功举办中国首届温泉与气候养生旅游国际研讨会、中国民族医药专家智库成立暨民族医药与康养产业发展大会,还与中国健康管理学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为北碚的康养旅游产业带来新发展。在探索建立医、养、旅”服务体系过程中,我区注重结合本区实际打造特色,不断推进医疗康养与休闲度假的有机融合。如四联集团联合重庆医药集团等单位,成立了四联优侍科技养老有限公司,由国家“863”计划专家陈学军出任科技总监,经过几年的研发探索,企业利用智能化技术和相关科技集成在北碚区澄江镇成功打造出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心景乐养酒店转变发展思路,将温泉养生与休闲度假、养老养生相结合,开辟新市场,酒店效益凸显。投资400亿元的恒大国际温泉旅游健康小镇已于2018年8月开工建设,该项目将构建“全方位全龄化健康养生新生活、高精准多维度健康管理新模式、高品质多层次健康养老新方式、全周期高保障健康保险新体系、租购旅多方式健康会员新机制”,能够提供设施齐备的全方位健康管理服务,覆盖从孕前、婴儿直到百岁老人的全生命周期。目前,该项目建设正在有序推进,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弥补温泉城区域当前存在的产业供给要素匮乏、旅游产品资源单一、区域价值凸显不够等问题。当前,“沐浴之城温泉朝圣小镇”项目正在加快推进,预计年内将开工建设,《沐浴之城》电视剧拍摄也将于年内开机。

2.研学旅游产品逐步升级。近年来,我区逐步加大研学旅游产品开发,结合生态教育、红色教育,以区委党校为基地,以中共中央西南局历史陈列馆、新时代生态文明实践中心、黛湖、缙云山植物园、缙云山自然教育培训中心为路线,链接重庆自然博物馆、卢作孚纪念馆、西部科学院旧址等历史人文景点,逐步升级研学产品。全区出台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实施方案》,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设立专项经费,推进研学旅行工作,特别针对贫困家庭学生实施经费减免,确保全员参与,目前已列支340余万元专项经费。在品牌培育方面,我区重点突出“一体双翼”的特色。“一体”即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关注、学校组织、家庭支持的整体推进良好氛围。“双翼”即是课程推动和评价激励,从家乡、祖国、世界三个层面建构“行走家乡”“揽胜祖国”“阅读世界”课程体系,探索研学旅行柔性评价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对研学旅行进行评价。针对研学路径,我区做了大量优化,绘制了“区内—市内—国内—国际”研学旅行教育地图,研制了《发现北碚—走走手册》,设置了“卢作孚纪念馆—晏阳初纪念馆梁漱溟纪念馆老舍雅舍、张自忠烈士陵园复旦大学抗战旧址—贺龙旧居—王朴烈士墓、自然博物馆—西南大学天文地质馆—机器人世界、偏岩古镇—塔坪寺—滩口牌坊、北温泉—缙云山—金刀峡”等众多研学旅行路线,开发了“发现重庆”“发现中国”“发现世界”系列主题课程,使研学旅行走上课程化道路,彰显乡建文化、抗战文化、革命文化底蕴。

3.休闲旅游产业不断创新探索。在休闲旅游创新方面,我区打好旅游创新组合拳。缙云山山地观光休闲项目、澄江镇生态产业建设初见成效。我区特色高效农业以果园、田园、菜园、林园、特色乡村等为依托,积极培育壮大农旅融合发展主体,出台《北碚区旅游民宿管理办法(试行)》等行业管理办法,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目前,澄江镇被评为重庆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镇、重庆市一村一品示范镇;澄江镇北泉村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澄江镇五一村被评为重庆市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同时,复建北川寸轨小火车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采购招标、金刚碑历史文化街区项目建设也有序推进。

4.旅游民宿品质全面提升。我区制定《北碚区旅游民宿管理办法(试行)》和《北碚区“缙云民宿”品牌评定扶持办法(试行)》等管理扶持政策,成立北碚区旅游民宿协会,设立专项资金扶持旅游民宿产业发展。7月将开展“缙云民宿”品牌评定,获评“缙云民宿”将一次性补助30-50万元扶持资金。目前缙云山片区已建成缙云小住、清欢渡、陶乐森林民宿等3家旅游民宿,正在建设雨鸣涧、柏林春晓、小山丘等4家旅游民宿。北碚江东片区已建成既白、郷根乡舍、元门清溪等6家旅游民宿,正在建设小住偏岩、小住桃李满堂等4家旅游民宿。

(二)文旅产业发展链条逐步延伸

一是“旅游+文创”产业发展方面。近年来,我区引进了重庆同泰文化对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北玻产品活化进行了有益探索,目前已设计开发出涵盖缙云山元素、卢作孚精神、梁实秋文化、巴山夜雨文化等主题的文创产品、伴手礼、装饰品等多种文创标识及实物产品。2020年中国特色商品大赛中,我区同泰、菩璞选送的特色文创旅游商品,斩获一银一铜及两个入围奖。2020年,全市“晒旅游精品 晒文创产品”文旅推介活动,我区获得全市“最佳创意奖”。

二是“旅游+农业”产业发展方面。近年来,我区引进了菩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对静观蜡梅进行价值发掘与科技转化,目前已成功上市蜡梅香水、蜡梅洗护用品等多种产品,产品已布局全国10余个大中城市专柜。澄江镇生态产业建设初见成效2020年在澄江镇柏林村实施了“柑橘果园建设项目”,共计种植青秋脐橙、长叶香橙、明日见等优质柑橘品种 600余亩,“樱花橘乡”项目每年春季成为全市赏花摘果网红打卡地。2020年,结合乡村振兴等工作,美丽乡村初步呈现,分片推进张飞古道西山坪沿线、碚金路、三金路金刀峡沿线旅游环境打造,东阳街道西山坪村获文化和旅游部颁发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荣誉。

三是“旅游+体育”产业发展方面。近年来,我区全力推动文旅体融合,围绕做好景区建设大提升、文化体育大融合,强基础,促发展,推动了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集群发展。先后举办静观蜡梅自行车赛、金刀峡溪降赛、城市定向赛等重大文体活动,缙云山森林国际马拉松赛正发展成为北碚新的城市符号。2020年,我区金刀峡溪降赛获得“重庆市体育旅游精品赛事”称号,大金刀峡体育休闲精品线路入选2020年“重庆市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四是“旅游+智慧”产业发展方面。我区正大力整合现有文旅信息化建设成果,围绕“一带两区”战略布局,从智慧管理、智慧营销、智慧服务角度出发,打造“北碚区文化旅游智慧平台,当前已制定完成可行性报告,计划2021年开启一期建设,总投资1000万元。同时,我区建立“北碚云上文旅馆”,纳入全市智慧文旅体系建设系统,实现网上展示、销售一体化。

(三)文旅发展保障体系趋于完善

一是在人才引进方面,我区建立并及时发布旅游技能型、创业型、急需型人才名录。允许境外文化和旅游规划师、设计师在自贸区范围内依规开展执业,并依法享受相应优惠政策。辖区内文化和旅游规划师、设计师在自贸区范围内的相应企业从业收入及从境外获得的收入,享受所得税优惠。国有旅游企业、政策性文旅发展平台引进旅游专业类人才,在符合法律法规、薪金总额控制条件下,自行安排工位和待遇。对侯居型文旅人才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险,对高端文旅人才待遇安排实行一人一议。

二是在土地供给方面,我区依法保障公共文化发展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用地或者擅自改变其用途。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文旅产业土地供给综合协调机制和土地政策评价评估机制,灵活制定有操作性的供地用地政策,支持使用未利用地、废弃地、边角地等土地建设文化旅游项目。

三是在文旅企业准入方面,我区在提供文旅企业准入便捷的同时,加快文旅企业结构调整步伐,将文旅单位数量、规模以上文旅单位数量、旅游要素配置合理度、研发型文旅企业数量纳入文旅企业准入考核维度。同时,将引入企业纳入规范化运营轨道。

二、高质量推进缙云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后半篇”文章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要求。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北碚“大生态、大旅游、大健康”的战略部署,立足北碚实际,以文旅融合为主线,牢守红线抓保护、立足实际谋发展,大力繁荣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深入推进大旅游建设,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优质文化和旅游产品,构建“生态人文名城、休闲度假目的地”新格局,奋力书写“走好绿水青山路,打好金山银山牌”这篇山水文章。

(一)推进缙云山人文品质提升。深入挖掘“巴山夜雨”文化内涵和历史人文资源,整体打造中共中央西南局历史陈列展(二期),培育北碚城市人文名片。提速“百馆之城”建设进度,做好温泉博物馆、重庆地质博物馆等前期推进工作,积极争取更多的市级行业博物馆落户北碚,落地缙云山。把历史文化元素植入缙云山各景区景点,加快缙云寺、汉藏教理院等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建设,努力建设人文名山。

(二)夯实缙云山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一是加快构建“快旅慢游”交通服务体系。加快巡江步道、张飞古道等慢游系统建设,初步形成北碚“山城步道”立体步游系统。实施缙云山景区最后一公里畅通道路工程,力争完成环道建设,形成环缙云山旅游环道。合理规划布局大型停车场,完善缙云山游客中心功能布局,逐步推进大缙云山景区及北碚老城、澄江老街等内部交通接驳封闭运行机制。二是着力推进缙云山区域旅游标识牌、旅游公厕等配套设施建设,新建、改建、提档升级游客中心、旅游景点、乡村旅游沿线休憩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智慧文旅系统,实现缙云山景区旅游管理智慧化。三是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布局,启动区科学城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完成文化馆、图书馆资源化利用及数字化建设,打造缙云山周边“一村一品”文化活动品牌,建成24小时城市书房、有声图书馆、社区微型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三)抓好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落实。推动缙云山重点板块招商引资。按照“大旅游”发展定位,加快缙云山北温泉旅游度假区三花石生态文旅街区、精品民宿、休闲体验等文旅项目引进,全力推动缙云山区域的招商引资工作。建成金刚碑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区、北温泉公园二期、《沐浴之城》温泉小镇、恒大国际温泉旅游健康小镇四大园、北川铁路寸轨小火车项目、缙云大众温泉提档升级等,以大项目推动整体区域价值提升。

(四)持续释放文旅消费潜能。创新缙云山区域消费场景、消费模式,培育新型消费形态,全力做好国家文化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工作。在缙云区域引进网红书店、知名咖啡店等文化旅游产品,进一步丰富夜娱、夜游、夜学、夜读、夜市等消费业态,提供更多优质产品供给,以文旅消费点亮缙云山夜间经济。推动缙云山区域乡村旅游、康体旅游、研学旅游等产品提质升级,推出一批精品文化旅游线路,做好缙云山文旅“四季歌”策划,打造“博物馆文化游、温泉山水游、消暑休闲游、赏花民宿游”等特色线路。设计一批缙云山文化元素的北碚好礼文创品牌商品。高水平办好第四届世界温泉与气候养生国际研讨会、缙云山森林马拉松、缙云诗会等重大活动。

(五)强化文旅精准宣传营销。以缙云山、北温泉为核心,继续打造“巴山夜雨 温泉故里 自在北碚”文旅整体形象,精准开展“come on 北碚”品牌营销,整合全媒体资源,覆盖重庆中心城区及南充等周边城市目标市场,集中开展宣传营销活动。利用新媒体,开展短视频挑战赛、摄影大赛、微信视频号创作大赛及网络大V北碚行、游记推广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北碚文旅形象知名度。与各大旅行社及携程等文旅平台合作,串联旅游线路,推进峡谷、温泉、博物馆、民宿等文旅产品营销。通过线上线下,全面展现北碚生态人文名城、休闲度假目的地形象。

(六)全力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深入创建缙云山—北温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做好缙云山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吃住行游购娱等产业配套。积极参与缙云山旅游秩序综合整治。深化温泉基础与产品研究,创新温泉产品。深入挖掘温泉文化,提炼核心竞争力,用好世界温泉论坛永久会址、全国十佳温泉旅游目的地等金字招牌,将文化项目、温泉养生、度假体验等融为一体,营造以康养度假为主题的良好氛围,建成国内外知名温泉旅游度假区。

此复函已经胡一珊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北碚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162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