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3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1-01-06

民革界别小组:

你们提出的《关于深入推进我区农村“三变”改革的建议》(第3号)收悉。经与区规划自然资源局、澄江镇、三圣镇、金刀峡镇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我区农村“三变”改革开展情况

(一)摸清“家底”,明确“身份”

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主题党日、院坝会等方式,面对面向群众宣传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答疑解惑,征求村民对改革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调动参与积极性。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拥有的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等进行逐一清理,分类登记,建立台账。全区核实资产总额65137万元,其中经营性固定资产总额5814万元,非经营性固定资产总额60324万元;集体土地总面积约71万亩,为我区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遵循户籍原则,采取“五取得”“四保留”“三丧失”等基本方式对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进行确认,并坚持村民自治、尊重历史、兼顾现实,分类设定成员资格起止时点。在“只设成员股、不留集体股”的基础上,将农村集体各类经营性资产资源折股量化,按股份或份额配置到成员,对股权实行静态管理,新增人口通过家庭内部分享集体资产权益。目前,已累计完成52个行政村的改革试点工作,明确集体经济组织成员13.5万人,设置个人股股份数量155.6万股,其中,3个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共明确集体经济组织成员10117名。启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赋权赋能,东阳街镇磨心坡村,金刀峡镇胜天湖村等30个行政村已完成登记赋码。

(二)夯实基础,保驾护航

一是制定下发《北碚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明确了土地流转备案流程、分级审查备案制度、建立了履约风险保证金制度,截至2019年底,东阳街道、三圣镇、静观镇、金刀峡镇等按规定共收取土地流转履约风险保证金约142万元。二是以区委、区政府名义下发《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明确把带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任务,纳入各街镇对村级党组织年度目标考核,建立村干部“基本报酬+绩效考核+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的结构性补贴制度,支持村两委班子成员兼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领导职务,探索对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新增部分,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按5%-10%提取奖励资金,用于奖励村干部,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三是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性农业担保服务覆盖所有涉农街镇,2019年为114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保贷款7000余万元。四是积极编制村庄规划。北碚区现有107个村中,除因城镇规划覆盖已经或者即将征地的村外,开展了88个村域现状分析及规划指引报告的编制,对这些村的资源禀赋、交通区位、地形地貌、历史文化及管制因素进行了全面梳理,据此开展了村布局规划的编制,对全区农村建设用地指标进行了总体安排,最后结合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重点项目的分布,按照应编尽编、按需编制的原则有序推进村规划,目前,已完成澄江镇五一村、歇马街道虎头村等27个村的村规划成果并报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审批。

(三)农民变股东,增添动力

一是抢抓我区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机遇,澄江镇五一村、柳荫镇东升村、金刀峡镇胜天湖村,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明确了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的名称、性质和职能、股东的确认和其权利义务,股权的设置和配置及具体量化等内容。将股权量化到人、落实到户,以股权为纽带将千家万户连接到产业经营、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等促进村集体发展壮大的事项上来,带领农民变股东拓宽增收渠道。二是各改革试点村选出一批“村里有威望、说话有分量”的党员,把村里的老教师、老干部、种植能手、致富带头人、企业职工等乡贤群众组织、凝聚起来,组建基层宣讲队,设立“新时代农村讲习所”,将有关“三农”工作、乡村振兴的方针政策宣传到每家每户,共同为乡村建设出谋划策,贡献力量,使村民转换了自己的角色实现了从“看”到“做”的转变,让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如东升村成立乡贤参事会和乡村振兴志愿者服务队,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乡村振兴各项事业中来,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四)资源变资产,迸发活力

鼓励农户盘活承包地经营权,以经营权折价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盘活宅基地使用权,经营农家乐、乡村酒店、特色民宿等;鼓励工商资本通过入股、联营、租赁等方式,参与到乡村振兴中,让潜在的资源活起来。3个试点村积极引进业主,搭建村企、校地合作平台,以“村集体+企业+农户”“村集体+院校+农户”的方式合股联营,构建村集体、项目实施主体、农户之间的三方利益联结机制,共计入股耕地1420亩、盘活集体闲置土地300余亩、闲置农房8套,引入重庆云动体育公司、四川果观现代农林开发有限公司、重庆绿康果业等7个市场主体,四川美术学院、重庆三峡油画院等院校平台。深挖辖区渡渠、院落、兴龙庙、古井、祠堂、祖屋等历史遗迹,庙会、腰鼓、舞狮、闹莲花等传统民俗,竹编技艺、草编技艺、纸扎艺术等传统技艺;围绕大米、冬枣、猕猴桃等农产品实施深度开发,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如东升村形成《柳荫镇东升村乡村振兴三年实施方案》,挂图作战,分年度列出提出重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依托700亩黄金香柳基地、500亩红心猕猴桃基地、200亩冬枣基地、50亩鲜花、200亩杜鹃花卉等特色产业支撑,提档升级发展“红黄绿”三色农业产业,创产值3000余万元。利用3公里人工水渠开展研学活动,年接待游客2万人次。

(五)资金变股金,获得实惠

整合区级、国家级资金733万元,撬动工商资本1461万元、群众资本200万元,投入到3个改革试点村,发展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研学活动、艺术展示等,以项目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走出“农+旅+艺+学”的乡村振兴之路。如五一村设置“土地股”“集体资产股”,通过“合股联营”,打造农业产业公园,以土地入股的农户由原来的单一收入来源转变为务工收入、保底分红、收益分红等多种收入来源。胜天湖村按照“专项资金入股、村集体建园、企业租赁经营、贫困群众分享、集体经济受益”的思路变190万元财政资金、230亩承包地经营权为股金,打造标准化果园,以“长租短定”的方式出租经营,获取保底收益、效益分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将每年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收益中的20%作为村里的发展基金,10%用于精准扶贫。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在2019年清产核资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全面完善试点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核实工作,摸清存量、分清变量,建立投资入股资台账,明确集体成员资格和收益分配对象,完善资产管理和使用制度;同时,切实摸清闲置农房和农村危旧房底数,调查农户流转意向,充分挖掘农村现有的闲置资源,以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为重点,鼓励农民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资源,实现资源变资产。

(二)全面推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2020年底将全面完成全区107个行政村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对尚未开展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55个村全面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为已完成产改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工作。通过改革,逐步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保护农民集体资产权益。壮大承接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一批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和工商资本助推“三变”改革;支持村干部带头创业建立“党支部+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经营管理机制,增强农村改革发展内生动力;加大对农村“三变”改革的宣传力度,举办宣传活动、知识讲座使农民加深对“三变”改革的认识,引导农户在以承包地经营权入股的同时,以资金、技术等入股。

(三)加大资金投入健全保障体系,加大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三变”改革的资金支持;积极撬动民间资本和社会闲散资金参与农村“三变”改革。强化对改革试点工作的督查,引导农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三变”改革的经营主体依法订立合同(协议),在集体资产评估量化、资金量化、合理划分股权结构的基础上,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股份联结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股权收益分配、股权退出和风险防控等机制;建立北碚区农村“三变”改革项目实施负面清单。

(四)细化《北碚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备案程序,督促各涉农街镇、村按照《办法》,严格审查业主资质、商业信誉、农业经营能力、经营项目、土地用途等内容,切实加强农村承包地流转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从源头把握,进一步加强农村承包地流转风险防范。加强对违反《办法》规定的约束,针对不按规定缴纳土地流转履约风险保证金的、不签订规范合同的、拖欠土地流转租金的,在设施农业备案、农业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限制。

(五)完善村干部薪酬制度,建立村干部“基本报酬+绩效考核+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的结构性补贴制度,探索对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新增部分,经村级集体组织成员或成员代表大会讨论同意,可按不高于20%提取奖励资金,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

(六)协助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建立村规划数据库和村规划重点项目库,指导农村建设项目有序开展建设。      

此复函已经尹琼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北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0年4月24日

联系电话:68210836

联 系 人:杜晓睿

邮政编码:40070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