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186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1-02-07

陈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北碚文创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几点建议》(第186号)我委已收悉。经与区住房城乡建委、区科技局、区招商投资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区文旅产业的关注和支持!您的提案充分体现了对我区文旅产业的重视,提案中对我区文创产业的现状阐述、问题分析以及意见建议无一不是中肯之言,给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汇同相关部门经仔细研究,现答复如下:

北碚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富集,是国家先进文化区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拥有发展文化产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矿”,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我区积极抢抓发展机遇,紧紧围绕建设“科教文化高地”目标,以资源禀赋为依托,以集聚发展为驱动,以“创意、创新、创业”为手段,突出重点方向和领域,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经统计部门初步核算,北碚区201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45.33亿元,增长35.9%,GDP占比7.5%,已成为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推力。

一、推动文创产业发展的有效举措

文化创意产业属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随着信息化深入发展,文创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已成为一个城市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北碚区具有半城半景的空间优势、山水相依的自然优势和源远流长的人文优势,大力发展文创产业符合我区实际且十分必要。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创产业发展,依托蔡家自贸区建设、民营经济改革试点、校地合作深化契机,推动文、旅、商、科、农有机融合,通过产业规划、资金扶持等措施引导文创产业发展,现区内已有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1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个,区级微企孵化园1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已逐渐显现

(一)明确发展方向,加强政策引导。一是出台《关于推动北碚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创意创新为驱动、以全域融合为导向,重点推动文化创意、文化休闲等特色产业发展,建成西部地区最具特色文化创意区的发展目标。提出拓展文创产业空间,优化布局文创产业聚集区、文创街区、文创工厂等载体,全面推进文创产业项目建设,聚焦发展工业遗产型文创、博物馆型文创、农业生态型文创、工厂观光型文创的重点任务。二是出台《北碚区旅游发展结构调整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北碚财〔2013〕491号)、《北碚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北碚财〔2018〕246号)、《北碚区招商引资扶持政策汇编》(北碚府办发〔2019〕100号)、《北碚区民营企业“铺天盖地”“顶天立地”发展五年培育计划财政类扶持政策实施细则(试行)》(北碚民经小组办发〔2019〕8号)、《北碚区特色商业街区扶持办法》(北碚商发〔2019〕20号)、《“碚有引力”产业聚才计划实施办法》(北碚委办〔2017〕92号)、《“缙云英才”支持计划》(碚人才办〔2016〕3号)、《重庆市北碚区朝阳文创大道产业扶持政策(试行)》(北碚文旅发〔2020〕61号)等文件,统筹安排200万元文化产业专项扶持资金、500万元旅游结构调整资金以及其他各类财政专项资金,通过项目补助、租金补贴、绩效奖励、产品研发奖励等方式对文创园区、文创企业、文创项目等给予大力扶持。

(二)完善产业布局,规划文创集群。一是挂牌成立朝阳文创大道。该项目是北碚区高质量打造的环西南大学创新生态圈重要组成部分,将融合北碚历史、时尚、文创等元素,整合西南大学师生创新创业力量,大力发展智力增值性型文创、孵化培育型文创并实现创产一体化,构建北碚文创新产业模式。二是培育打造龙凤三号国际科普创意产业园。该园区率先整合自然科普+电竞比赛+互联网教育培训(云商)+非遗转化+企业孵化服务等元素,致力于打造“一区多园”式科普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园区已入驻企业80家,涵盖科技研发、文创设计、广告传媒、企业咨询、教育培训等多个类型,现已被评为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级微型企业孵化园区。三是引进落地莫氏7度文化创意产业园。该园区以北碚非遗刻花玻璃工艺和3D打印技术为核心,搭建文创孵化平台,依托成都“国家级”众创空间436文创成熟的孵化体系,建立北碚区文创人才孵化基地,形成成渝两地文创人才交流合作平台。

(三)整合优势资源,促进跨界融合。立足我区文化创意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着力构建内强素质、外拓体量的重点门类支撑格局,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与旅游、科技、商务、农业等行业的深度融合,策划包装东阳复兴基地、自然博物馆二期、静观田园综合体、北山文创园等一批文化+”重点产业项目。拓展招商引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我区文化创意市场,不断提高全区文化创意产业整体质量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四)加大宣传推广,培育市场消费。将文创纳入重庆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活动范畴,组织文创园区、文创企业和个人工作室开展线上线下文旅消费惠民活动。积极参与重庆文化产业博览会、体育产业博览会、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等知名展会活动,高质量举办缙云文创市集、腊梅文化艺术节、梧桐秋日市集等活动,展示宣推北碚特色文创产品、重点文创项目。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接下来,我们将按照我区三园两城”区域协同发展总思路,进一步发挥北碚独特历史人文和生态资源优势,以资源禀赋为基础,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集聚发展为驱动,以创意创新”为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快推动文创产业聚集区建设。

(一)优化要素配置,推动政策落实。按照《重庆市北碚区朝阳文创大道产业扶持政策(试行)》(北碚文旅发〔2020〕61号)文件要求,以“享受门槛低、兼具互补性、部分有创新”为原则,对辖区内从事文创相关产业的生产经营单位给予租金和装修补贴、税收减免、孵化平台建设补助、产品开发奖励、品牌创建奖励、人才引进与培育补贴等优惠,吸引外地优质文创企业和孵化平台来碚投资发展,鼓励支持本土企业发展壮大。用好用活“碚有引力”产业聚才计划、“缙云英才”支持计划等一系列措施,不断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探索搭建北碚区高层次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在交通出行、购房租房、医疗服务、子女教育等重点领域,为高层次创意人才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个性化服务,以构建文创领军人才高地。修订完善支持文旅产业发展的政策,并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争取设立文旅产业发展基金。

(二)促进跨界融合,拓展文创界限。把握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坚持跨界融合、龙头引领。依托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两江云计算中心,加快推进互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大数据等高新技术成果向文创领域转化运用。通过文化植入、创意融入和设计提升,以“文创+互联网”战略推动文创与科技、体育、旅游、餐饮、教育、城市等融合发展。寻求社会资本合作,联合腾讯西南总部、壹贰陆文化传播、同泰文化、璞菩生物等具有先进文化理念、较强经济实力和良好经营业绩的社会资源,开发一批特色鲜明、附加值高、做工精良的文创产品,同时探索生产数字文化创意内容,打造独具北碚特色的品牌文创IP。

(三)开展精准招商,凝聚发展动力。充分研判文创产业发展趋势,深入了解市场需求,结合北碚文创市场实际,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洽谈招商、节会(展会)招商、委托招商、网络招商等招商引资活动,集中力量招引一批龙头企业、优质团队和高成长型项目,促进产业协同共生,加快打造创新引领、龙头带动的文创产业集群。同时积极配合投资方,精准服务,努力创造条件,促使招商项目落地。

(四)政校企合作共谋,壮大人才队伍。鼓励文博场馆、文化企业、高校研究院多方合作,建立政、校、企联动创意人才需求调研机制,以产业人才需求调研为切入点,推动政府和行业企业参与办学,推行“订单式 ”、“嵌入式 ”文创人才培养方式,探索共建文创产业实训基地。加强与高校、企业协调联动,准确掌握文创园区和街区、文创企业在建设经营中的困难问题,及时对症下药研究解决。

广泛宣传推介,打响文创品牌。创新宣传方式,拓展营销渠道,打造资源推介+产品推广+投资指南+政策支持”的立体式宣传模式。充分利用文化产业博览会、智能产业博览会、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创意设计周等展会活动,展示宣推北碚文创产品、文创项目和文创企业,扩大北碚文创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北碚文创产业建设。

此复函已经寇韦弦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北碚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04月29日

联系电话:63225862

联系人:杨淇荀

邮政编码:40070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