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区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09号建议的复函
日期:2021-08-23

尊敬的肖丹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以城乡文旅融合助推北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109号建议收悉,一直以来,我区就以城乡文旅融合助推北碚高质量发展做了大量工作,现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做好产业发展规划。

结合我区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为推进北碚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建设标准旅游化统筹城乡建设,区文旅委牵头制定《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北碚委发〔2019〕30号),编制《北碚区全域旅游发展策划、规划、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推动我区文旅产业提质增效;区农业农村委制定出台《北碚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实施方案(2019-2022)》《北碚区花木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等政策文件,推动农业产业由增产向提质转变;区规资局正在开展《北碚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 (2020-2035)的编制工作。

(二)提升文旅产业质效。

坚持存量与增量兼顾,不断提升文旅产业发展质效。全力招商引资,积极围绕缙云山北温泉旅游度假区、“百馆之城”、朝阳文创大道、民宿产业发展等重点板块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通过打造“码头没有轮渡”、三溪口豆腐鱼一条街等消费积聚区以及区长“双晒”、2020重庆文旅“大篷车”营销推广、“绵碚网络媒体大V行”等大型活动提振旅游消费,常态化开展不夜北碚生活节、消费促进季、夜市文化节等主题活动,用好“24小时城市书房”,开展“百馆之声夜间文化沙龙”“夜赏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30余场。成功入选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开展的全国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三)推进城乡农旅融合。

坚持以农业产业为基础,鼓励和引导业主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拓展农业功能,围绕全域旅游发展,全力推进都市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促进农村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打造了“又见柳荫 奇彩东升 亲子采摘”、“张飞古道休闲公园”等农旅融合精品路线。2021年一季度,北碚区休闲农业接待人数50万人次,营业收入5998万元,同比增长10%以上。北碚区被评为重庆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现拥有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3个、示范村2个、示范点5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个(澄江镇北泉村、静观镇东升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静观镇花漾栖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东阳西山坪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3个(静观镇静观花木、静观镇中华村中华糯小米、静观镇素心村蜡梅)、全市“一村一品”示范镇村6个。西山坪入选首批中国(重庆)气候养生旅游目的地。

二、近期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为努力开创北碚城乡文旅融合发展新局面,推动北碚高质量发展,我区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完善城乡文旅顶层规划。

区文旅委加快推进北碚区文化旅游、体育、大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等“十四五”规划编制,目前已经完成初稿正进行修订完善;加大政策资金投入,出台《关于进一步统筹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开展“一街一镇一品”特色文化活动;出台《北碚区旅游民宿管理办法(试行)》《北碚区旅游民宿招商宣传手册》,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管理规范、服务一流的旅游民宿发展格局。

(二)培育城乡文旅活动品牌。

持续培育“碚城同读一本书”、“行走中的美术馆”等活动品牌。开展“文化村村行”“领读者”“碚贝”党员志愿讲解等文化志愿服务。深入挖掘卢作孚历史人文资源,提档升级卢作孚纪念馆,成立全国民营经济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培育北碚城市人文名片。加大政府购买力度,创新全民艺术普及培训。

(三)城乡文旅设施建设和改建。

我区持续推动城乡文旅体场地设施建设和改建,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健康需要,在柳荫、静观、金刀峡等8个街镇安装一批健身路径,缓解群众健身难问题,有效提升体育设施群众满意度。在渝广高速至三圣镇政府沿途设设置运动剪影等运动元素,营造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

(四)提升文旅产业发展质效

我区全力引进文旅项目,上半年已签约北宾文创园、恒大健康小镇产业园运营项目、雨鸣涧民宿项目、“静观里”项目、重庆温泉谷旅游康养项目、小住·偏岩、小住·桃李满堂等项目10个。持续做好恒大国际温泉旅游健康小镇、金刚碑历史文化街区、缙岭麓泉、工会干校精品酒店等文旅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其中金刚碑项目已基本完成核心区保护修缮,并正式对外开放修缮成果参观,预计今年底开街。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优化城乡生活环境,提升基础设施水平。

我区抓住城乡文旅融合发展的关键,着眼优化生活环境,全面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就城乡文旅设施建设下一步计划如下:

1.建设衔接顺畅文旅交通。加快构建“快旅慢游”交通服务体系。构建区域内:兰海高速,银昆高速(南北线),水土-静观-柳荫-金刀峡公路——三纵;银昆高速(东西线),东阳—天府—渝北公路,绕城高速——三横旅游交通线。加快嘉陵江巷道疏浚,开通嘉陵江北碚段旅游航线。建设缙云山—西山坪交通线,沿嘉陵江旅游交通线,金刀峡—偏岩古镇—胜天湖旅游交通线,构建大景区内部交通环线。加快巡江步道、张飞古道等慢游系统建设,初步形成北碚“山城步道”立体步游系统。实施旅游景区最后一公里畅通道路工程。合理规划布局大型停车场,逐步推进大缙云山景区、大金刀峡景区以及北碚老城、澄江老街等内部交通接驳封闭运行机制。开展嘉陵江北碚段航道整治,推进澄江、东阳、北温泉、金刚碑、朝阳、白庙子、蔡家等旅游码头建设。推进文化和旅游交通廊道建设,通过对沿途景观的合理规划及打卡点、休息点、研学点等的设置,强化滨江岸线休闲、观赏、风貌展示等功能,丰富、提升旅游者的体验品质,将交通道路建设成富有特色的文化和旅游景观廊道。

2.推进智慧文旅体系建设。紧抓全市打造“智造重镇”“智慧名城”,优化完善“芯屏器核网”产业链、“云联数算用”要素群、“住业游乐购”场景集战略布局的契机,加快智慧文旅建设。支撑北碚发展成为极致个性定制化智能旅游目的地,打造智慧智能旅游示范区。

3.推进厕所革命。合理布局旅游厕所,新、改扩建特色旅游公厕30座以上。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沿线、交通集散点、旅游餐馆、旅游娱乐场所、休闲步行区等的厕所实现全部达到国家A级以上标准。扩大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覆盖面,有效改善厕所环境卫生状况,全面实现旅游目的地厕所“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要求。创新完善管理维护机制,鼓励以商建厕、以商养厕、以商管厕。

4.建立功能有序旅游集散体系。建设三花石、金刀峡镇等一级旅游集散中心,发挥智慧停车场、信息咨询中心、旅游交通集散点、售卖中心、医疗救助中心、安全保障中心,以及文化宣传中心、投诉管理中心、美食购物中心、文创业态等功能。建设金刀峡景区、十里温泉城、三圣镇等二级旅游集散中心,发挥信息问询、预订中心、交通集散、解说展示、美食购物、安全设施等功能。

5.引导乡村分类发展,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全面融入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带体系,以“生态+农旅、生态+文旅、生态+科创”理念,引导乡村特色化发展。并结合村庄布局,统筹 107 个村庄的发展,包括集中城区周边及特色镇所在地的城郊融合类乡村 50 个、特色镇周边的集聚提升类乡村 36 个、特色保护类乡村 2 个、搬迁撤并类乡村 19个。提档升级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旅游接待设施,打造乡村会客厅、艺术家工坊、传统技艺研习所等具有标志性、引领性、带动性的乡村公共建筑,吸引艺术家、设计师等新乡贤入驻,让乡村成为令人向往的精神家园。

(二)拓展延伸文旅产业,推进文旅融合纵深发展。

文化和旅游天然具有融合、衍生的特质,文化与旅游将加快深度融合,衍生出众多前所未见的新业态,走向全面跨界发展。就推进文旅产业发展下一步计划如下:

1.阅读+旅游。深化博物馆、文化馆分馆建设和制度建设,积极探索“全民阅读+全域旅游”服务理念,使得公共图书资源融合到旅游景区、民宿、乡村旅游景点建设中,增强景区的文化底蕴,拓展更加便捷、优质的阅读服务新渠道,为游客提供更好的阅读服务,引领阅读新风尚。力推图书馆公共服务资源主客共建共享一体化发展,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树立示范标杆。

2.演艺+旅游。支持重点景区打造文化品位高、震撼力强的演艺精品,充分发挥北碚文旅资源优势,推进编演重点景区高端旅游演艺产品开发。推动旅游景区引入高科技演艺,增强文化和旅游项目的参与性、互动性、体验性和观赏性。

3.出版发行+旅游。充分挖掘和利用出版发行行业的文化品牌效应,策划“旅游文学产品线”项目,以图书为基点,通过“文化+出版+旅游+文创”的方式,建设“实体书店+旅游目的地”的新型融合模式,实现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有机串联。

4.文化创意+旅游。发挥文化创意在旅游开发中的“点石成金”作用,重点发展旅游产品与活动创意、文化创意融合等业态,建立北碚创意聚集社区群,组织开展大学生文创梦想秀、文创产品设计大赛等活动。搭建便利化的文旅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设立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站。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记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整理、出版等工作。

5.文化娱乐+旅游。加快重庆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设进程,推进北碚成为特色鲜明的文化娱乐型旅游目的地,打造北碚文旅的新的增长点。突出自然生态和人文底蕴,开发基于5G、超高清、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包括北碚历史名人穿越剧、嘉陵江立影秀等的新一代沉浸式体验性文化和旅游消费娱乐项目,打造北碚文旅的新亮点。

6.文化创作+旅游。深度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底蕴,在打造地方特色上下功夫,大力支持和鼓励反映北碚自然和人文底色的原创作品,瞄准“短、精、新”,制作播出展文旅风采、树北碚形象的系列优秀短剧、短片、短视频。鼓励创作北碚特色的网络文艺作品,促进作品的高效传播和正面影响,挖掘符合北碚文旅发展定位的IP,推动塑造、开发具有北碚特色、积极持续的网红地标、网红人物和网红事件,促进网红流量有序转变为文旅消费流量。

(三)推动“文旅+”多产业融合,支撑城乡文旅融合。

发挥文旅优势产业,着力文旅深度融合,加大文旅产业与制造、农业、城市建设、体育、教育培训等产业的融合力度,形成综合新产能。就推动城乡文旅产业融合下一步计划如下:

1.文旅+制造业。发展文旅制造业。重点支持基于多源数据的智能化、体验式、可穿戴式的智能感知装备,沉浸式生态观光装备,自感式休闲辅助装备,生态交通与助力装备,山地、溪谷运动与极限体验装备,以及环保旅游与旅游环保设备等旅游装备制造。将缙云山景区、北温泉景区、金刀峡景区以及沿江休闲带建设成为旅游新装备、新设备研发中试基地。大力引进智能旅游、高端运动休闲、极限探险品牌,建立实景体验店、新品发布基地。引进旅游装备租赁与交易企业,开发旅游专属市场。大力发展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旅游装备检验、维修、检测、拆解以及标准认证等第三方服务。

2.文旅+农业。创新乡村旅游业态,以果园、田园、菜园、林园、古村落、特色乡村等为依托,打造田园综合体、智慧农业园区、乡村旅游特色村、农耕体验基地,提供农事活动体验、乡村文化体验、休闲游乐、养生养老等服务功能,带动农业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发展乡村创意农业,引进文创、艺术、民宿、乡村酒店等业态。坚持乡村旅游标准化个性化并重,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丰富乡村民宿,将发展民宿融入田园综合体、美丽乡村、美丽村居等重点工程,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和乡土风情,引导旅游民宿集聚发展。加快柑橘公园、花木产业转型提升项目、果蔬标准化基地项目、农业科技小镇和亲子农耕采摘游项目建设,围绕缙云山、金刀峡生态旅游区,重点打造沿线农旅融合精品旅游线路,推动新型乡村休闲度假消费。

3.文旅+城市建设。依照“建设旅游化,建设标准旅游化”的路径,通过建设、绿化、亮化等手法把北碚的文化彰显出来,将城市形象、内涵、氛围、味道以开放的方式、文旅的手段表达出来,加快城市公园、湿地公园建设,推动水土老街、复兴老街、偏岩老街、同兴老街升级改造,开发偏岩古镇民俗文化街区。

4.文旅+体育。依托独特的地形地貌和良好的山水资源,精心策划开展品牌文体赛事,发展一批水上休闲体育项目和户外山地体育项目;继续筹办好静观自行车赛、金刀峡溪降赛、城市定向赛等重大文体活动,把缙云山森林国际马拉松办成北碚城市符号。

5.文旅+教育培训。依托院校优势,组建北碚旅游教育联盟,重点开展针对乡村旅游、休闲度假以及温泉、山地、溪谷旅游等服务与支持类培训、实训,建立旅游大数据、智能旅游发展与实施等教育、实践与认证基地。

(四)2021年工作目标。

1.实施城乡文旅基础设施提升工程。进一步优化城乡文旅公共服务设施。根据区级应急广播指挥平台建设标准,推进区、镇、村3级平台建设,完善传输覆盖网建设。建设4个24小时城市书房等公共服务设施。引导街镇培育打造龙凤车灯、澄江板凳龙等“一镇(街道)一品”特色文化活动。持续培育“缙云诗会”“缙云之声合唱节”“缙云文化大讲堂”“非遗巡演”“曲艺名家闹元宵”“文化三下乡”“碚城同读一本书”“行走中的美术馆”等公益性公共服务品牌。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化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建设一批社会分馆;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和服务质量,引导鼓励天瑞琴行、后书时代、兼善文化课堂、雅舍书院、孚生叙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开展“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培训。

2.实施城乡文旅产业振兴发展工程。推动重点板块招商引资。加快缙云山北温泉旅游度假区三花石生态文旅街区、精品民宿、休闲体验等文旅项目引进,全力推动朝阳文创大道、正码头广场、“百馆之城”的招商引资工作。聚焦重庆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澳亚投资商会影视拍摄及康养度假基地、深圳名家汇夜游等重点项目,力争早日签约落地。全力推进金刚碑历史文化街区、远初麓泉文旅公司等在建项目进程。

3.实施城乡文旅融合大旅游发展工程。全力创建缙云山—北温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深入挖掘温泉文化,提炼核心竞争力,用好世界温泉论坛永久会址、全国十佳温泉旅游目的地等金字招牌,扩大品牌影响力。深化温泉基础与产品研究,创新温泉产品。加快完善斗鹰滑翔伞、北川铁路小火车复建等旅游体验类项目,将偏岩古镇等人文之旅与重点景区等自然之旅相结合,推出温泉养生、人文休闲、自然探秘、户外踏青、古镇寻踪等精品旅游线路。

4.把民宿产业作为城乡文旅融合的重要抓手。将民宿业作为推动旅游业由单一旅游向城乡文旅融合转变的一个“爆点”。根据全区现有闲置资源情况,做好民宿项目包装策划,打造一批有故事、有体验、有品位、有乡愁的精品民宿。一方面,在缙云山北温泉片区、江东片区等重点区域,加大精品民宿项目引进,力争在年内签约落地一批项目。另一方面,积极引进知名民宿品牌,吸引外来资本来碚投资创业,与本地景区、文旅企业、民宿业者进行合作兴建精品民宿,充分发挥品牌效应,以精品民宿的发展示范引领推动我区民宿产业发展。加快出台《北碚区旅游民宿产业奖励扶持政策》,通过评星、装修、评比等方式,促进民宿不断提档升级。

重庆市北碚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1年6月11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