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区人大十八届五次会议第152号建议的复函
日期:2021-07-01

荆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继续加强西山环线公路沿线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建议》(第152号)收悉。经与区交通局、区住建委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2018年以来,我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方针,围绕“五沿”、东山环线、西山环线等重点区域,有力推动农业增值提效、农村文明进步、农民增收致富。

一是坚持补短强弱,持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我区坚持将农村道路建设作为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推动交通、产业、旅游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三年累计建成“四好农村路”873公里,其中西山环线公路全长约46公里,起于文干路,止于碚金路金刀峡景区上口,全线按四级公路标准实施,路基宽度6.5米,沥青混凝土路面,线路基本沿华蓥山半山走向,惠及天府、静观、柳荫、金刀峡4镇11个村9000余人。

二是坚持产业带动,持续深化农旅融合发展。紧密契合区域生态旅游、特色产业、乡镇经济、历史人文等发展需求,实现交通与沿线经济要素的协调融合发展。沿线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后,吸引了既白民宿、慢漫崖居、鄕根乡舍等50余个大小产业园以及数十个民宿落地,将乡村旅游、民宿、农业产业等串联起来,让游客有吃、住、玩、游、乐、购一站式体验。依托西山环线民宿,推出生态康养、体育运动为主的特色体验项目,并结合春夏秋冬四季推出踏青赏花、果蔬采摘、休闲垂钓等精品线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投资200万元在柳荫镇打造农旅融合精品旅游路线一条,并引进了四川美院进行校地合作,打造了北碚首个美丽乡村示范项目,柳荫镇东升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三是坚持全域整治,持续提升沿线景观环境。围绕“交旅结合、景城一体、居者舒适、游者愉悦”的总体目标,投入1300万元用于西山环线沿途园建、路灯以及人行步道建设。实施天府镇至静观镇段10公里彩色步道工程,统一沿线路灯型号,在道路两旁种植高大银杏、香樟、日本晚樱等乔木,播撒观赏花种,形成“一段一特色,四季各不同”的景观大道。在适宜地段修建观景台,让游客体验“有山有水、有花有果”的旅游路。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结合“三清一改”“五清理一活动”“周五动手日”等专项行动,在农村特别是“五沿”区域常态化开展清洁扫除,持续改善村容村貌。

四是坚持风貌引导,持续规范农房风貌整治标准。为统一沿线农房风貌,打造整齐靓丽的农村风景线,由区住建委牵头,实地走访调研农房新建和旧房整治情况,结合农房审批建设法律法规,立足我区地形地貌实际,按照农户家庭人口数量和“五大原则”(结构安全、绿色环保、功能现代、风貌乡土、成本经济)编制《北碚区农村居民住房建设指导图集》《北碚区农村旧房整治相关技术指南》,形成农房新建和旧房整治建筑风貌控制五区(滨江陪都风貌区、山地喀斯特风貌区、乡村田园风貌区、温泉度假风貌区、城市现代民居风貌区),要求各涉农街镇引导农户在新建房屋或整治旧房中参照执行。

五是坚持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建设美丽乡村。坚持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放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示范效应,紧扣镇村资源禀赋、乡村文化底蕴和产业发展重点,分层分档全域打造“有产业、有颜值、有底蕴、有精神”的美丽乡村典范,让点上“盆景”变成面上“风景”。累计投入专项资金约3.3亿元,集中连片开展江东片区22平方公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抓好碚金路、三金路、西山环线等公路沿线农房风貌整治、景观环境打造和产业发展工作,1个月内攻坚完成约40公里公路沿线、1850余户农房整治任务。结合连片整治统筹开展示范镇村建设,创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村2个,15个区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基本建成,东升村、素心村、胜天湖村、中心村等重点村定位清晰、成效突出、特色鲜明,示范带动效应明显。

二、2021年工作计划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区将坚持把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作为全区全局工作的两个基本面,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一是“高站位”编制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积极衔接市、区“十四五”规划,高起点、高站位谋划编制《北碚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初步确定全区总体按照“一园一区”规划布局(一园:“缙云原乡”--“两山”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园;一区:“嘉陵悠谷”--乡村振兴试验示范核心发展区),在缙云山片区、江东片区、东山环线、西山环线等重点区域、重点线路,实施“三个万亩”(万亩花木产业、万亩粮油产业、万亩果蔬产业)产业提质增效工程,打造东山优质粮油、西山精品花木产业带。做优做强蜡梅“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计划3年内在西山环线沿线新增蜡梅种植面积4万亩,全区种植总面积达到5万亩,打造全市唯一以花木为依托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延伸“缙云民宿”“缙云人家”等民宿、院落品牌,今年计划发展“缙云民宿”10家,打造特色院落20个,建设民宿、院落集群,扩大品牌效应。

二是“高质量”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今年,全区拟建设农村公路40公里,硬化农村入户便道100公里,建设乡村道路“生命护栏”30公里,新开通农村公交线路20条以上。改建西山坪片区旅游环线公路,推动农用客车全面退出,农村公交全覆盖。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及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中小河流治理2千米,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人口2万人,完善丰子岩水库、采煤沉陷区柳荫片区配套管网建设,整治黑水滩河、麻柳河等河道生态环境,重建灾后受损水利设施,进一步规范水利管理工作。加快采煤沉陷区生态恢复,实施金刀峡、天府沉陷片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维修加固受损房屋,实施沉陷区河沟整治工程。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五沿带动、全域整治”工程,大力开展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力争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9%。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渐次推进“五清理一活动”专项行动,今年计划整治农村旧房或实施农房改造1500户,持续提升村容村貌。

三是“高标准”推动产业提档升级。充分发挥“中国花木之乡”“中国蜡梅之乡”品牌优势,推动花木产业转型升级。沿碚金路、三金路、东山环线、西山环线等重点线路,在江东片区、缙云山、西山坪等重点区域,计划新(改)建花木、经果、生态渔等产业基地5000余亩,不断延伸农业“接二连三”产业链条。围绕“打好乡村牌,唱好四季歌”目标,大力发展创意农业,依托乡村民宿打造精致农庄;加强西山环线文化旅游体育元素植入,打造西山环线户外运动基地,持续推介农旅融合精品线路8条;积极挖掘文旅资源,推动天府矿坑音乐剧场、北川铁路复建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今年全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220万人次,营业收入达2.5亿元。

四是“高水平”筑牢乡村治理根基。实施江东片区农业农村综合改革示范工程,在静观镇、金刀峡镇全域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打造农村“三变”改革示范镇;建设金刀峡镇乡村治理示范镇,实施柳荫镇东升、明通片区乡村治理示范工程;探索柳荫镇东升村闲置农房盘活利用试点,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力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10%。

此复函已经杨华书记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北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1年6月3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