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文化委员会 关于区人大十八届二次会议第67号建议 的复函
日期:2018-07-20

王冬妮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增加青年文化产品供给,增加区域人才吸引力的建议》(第67号)收悉。经与区人力社保局共同办理,现答复如下:

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将文化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北碚区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出台《北碚区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北碚区关于建设文化高地的实施意见》等,着眼城乡之间、不同区域和不同群体之间,特别是青年的基本公共文化权益保障,健全服务网络、创新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和均衡化。

一、完善公共文化设施

一是在城市开发新区规划布局一批文化基础设施,在北碚中心城区推进艺术中心建设,在两江蔡家新区规划图书馆分馆、文化馆分馆、科技馆等;二是大力发展公共阅读服务,新建一个24小时自助阅览室,在城南步行街装有1台24小时自助借阅机,并积极引导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广泛开展特色书屋建设;三是升级改造数字文化设施,对北碚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综合平台——“碚壳”进行改版,推进公共文化传播与新媒体的融合,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在青年群体中的影响,以“文化”为核心,对国内外文化现象,文化热点、文化资讯进行梳理、解读,对北碚区历史文化等内容进行梳理和宣传,以满足北碚区受众更高的文化需求与文化趣味;并针对40岁以下的青年群体受众,策划线上线下活动,如“文化沙龙”“文化探秘行”“公益课堂”等活动。

二、丰富优秀公共文化产品供给

一是深化免费开放服务。在全市首批免费开放试点基础上,逐步实现“两扩两增一提升”。“两扩”,即扩阵地,由规定的“三馆一站”扩大到“四馆一中心一站”,博物馆和体育中心实行免费开放和错时开放;扩主体,由文化系统扩大到团区委、区妇联、西南大学等、嘉陵书画院等群团和社会单位。“两增”,即增项目,文图博美较创建前新增免费开放项目17项,体育、工青妇等新增7项;增内容,数字服务、特殊服务等不断增加免费开放内容。“一提”,即提内涵,围绕“全民阅读、全民艺术普及、全民健身”,不断提升服务项目的文化内涵。二是不断加大优秀文化产品生产供给。深入挖掘北碚历史文化资源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时代精神,充分发挥西南大学人才优势,力争创作一批能鼓舞人、影响人、塑造人的精品力作,在全区艺术生产创作呈现持续繁荣的景象,年均开展精品演出进基层150余场次、展览17期。三是不断提高对外文化开放交流水平。近年来,北碚区充分利用各类对外交流渠道和活动平台,大力组织“走出去、请进来”文化交流活动。比如北碚美术馆邀请内蒙古、江苏等省市以及合川、荣昌、永川等友好区县美术馆来碚开展书画作品交流展,北碚文化馆即将邀请全国及兄弟区县优秀合唱团队来碚参与2018年第二十五届“缙云之声合唱赛”等,充分满足青年阶层的文化需求。四是开展品牌文化活动。持续推进“碚城同读一本书”和“全民读书月”活动,陆续开展深入阅读、赏析讲座、沙龙研讨、经典读诵、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书画图片展等相关活动;着力培育“缙云文化大讲堂”品牌,先后邀请傅天琳、温铁军、曹文芳、梁钦宁等名家做客开讲,与新华书店开展“你读书、我买单”活动,用阅读活动吸引青年群体参与。2017年全区共计开展各项阅读活动835场,惠及群众12万人次,在书香城市核心指标建设上领先全市。并利用元旦、春节、国庆等节假日面向全区群众开展文化惠民展演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先后举办北碚区迎春文艺晚会、北碚区新年音乐会、群众文化艺术节、缙云之声合唱赛等,满足了青年群体享受文化服务、参与文化活动的需求。

因北碚区大型文化设施缺失,城南新区尚未建成文化艺术服务设施,蔡家、水土片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仅处于布局规划阶段,许多高雅艺术和精品节目没有场地演出,下一步,我委将积极推进北碚区艺术中心和文化馆、图书馆蔡家分馆建设等,也恳请您及其他人大代表共同呼吁尽快建设大型文化体育设施,进一步增强文化服务能力,丰富文化产品供给,保障不同阶层,特别是青年群体的基本公共文化权益,满足其享受文化服务、参与文化活动的需求。

此复函已经欧阳俊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征求意见表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北碚区文化委员会

                           2018年5月22日

联系电话:63225850

联 系 人:邓静薇

邮政编码:40070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