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文化委员会 关于区人大十八届二次会议第127号建议 的复函
日期:2018-07-20

刘雪梅代表:

    您好!

您在北碚区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新房子文化创意产业街区”的建议》(第127号提案)已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区文化工作,尤其是文化产业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您的提案中关于加快建设“新房子文化创意产业街区”的背景、现状分析及建议措施无一不符合实际,都是中肯之言,给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北碚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富集,是国家先进文化区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拥有发展文化产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我区积极抢抓发展机遇,紧紧围绕建设“文化高地”的总体目标,以资源禀赋为依托,以集聚发展为驱动,以“创意、创新、创业”为主题,突出重点方向和领域,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经统计部门初步核算,2017年文化产业增加值23.14亿元,增长率28.3%,GDP占比4.5%,已成为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推力。

一、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工作举措

“十三五”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文化高地战略的实施期和融合跨界发展的扩张期,根据我区文化创意产业的现实基础,我委采取以下几个措施,加快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支撑我区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产业,力争将我区建成全市有影响力的创意城市。

(一)争取各类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为加大文化创意产业扶持奖励资金和力度,我委修订了《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目前已征求相关部门的修改意见,即将发文。管理办法中给予文化创意企业房租、装修补贴等扶持政策。除此之外,积极争取各级各类扶持政策,在政策、资金、人才、产业信息等方面提供服务,助推一批潜力文化创意企业做大做强。

(二)建设产业园区,推动产业集聚。依托我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积极推进产业集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快推动重庆文旅创意产业园、新华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莫氏7度文创园等在建项目,规划滨江文化产业带和缙云山文化产业带,加快形成蔡家内陆文化服务贸易基地、水土高科技文化制造及大数据信息产业聚集地、金刀峡文旅产业聚集地,引导培育老城区特色文创街区、西南大学校园文创街区、新城数字科技文创街区、自然博物馆科普文创街区以及金刚碑传统文化街区5个文化产业集聚区。

(三)明确发展重点,推动跨界融合。立足我区文化创意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着力构建内强素质、外拓体量的重点门类支撑格局,做大做强文化艺术、出版发行、印刷包装等优势产业,重点培育创意设计、影视服务、赛事演艺、互联网信息服务等潜力产业,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与旅游、体育、商务、农业、制造业等行业的深度融合,策划包装东阳文创街区、房车驿城文化小镇、艺术小镇等一批“文化+”重点产业项目,并全力以赴开展招商引资,吸引社会企业和资本进入我区文化创意市场,不断提高全区文化创意产业整体质量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四)引进培育并举,加强队伍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借助西南大学的专业学科及人才资源,留住本土人才,吸纳优秀人才,出台对文化经营型人才的引进办法和奖励机制,提高北碚区的文化创意竞争力。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与特殊人才引进相结合,加强政府主管部门产业人才的充实与储备,着重引进善于把握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趋势的专业人才,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项目包装、宣传推介、招商谈判等方面给予人才支撑。加强政府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和文化创意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打造一批高学历、高素质、善经营、会管理的产业人才。

(五)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市场运作机制。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加快转变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职能,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繁荣发展,着力构建重大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的推进实施平台、文化资源的优化整合平台、文化创意品牌的创建推广平台和文化资本的保值增值平台,引导带动各方面力量兴办和投资文化创意产业。

(六)构建多元金融体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深化“政金合作”机制,为金融机构推介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加强招商引资,引导各类投资机构投资我区文化创意产业领域。鼓励金融机构根据文化创意行业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推进收益权抵(质)押贷款业务,探索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质押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创意企业利用上市、债券等金融工具直接融资。开发文化创意保险产品,加强文化保险宣传工作,适时出台文化保险财政补贴方案,提升保险服务水平。

二、新房子文化创意产业街区推进情况

依托我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为积极推进产业集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区文化委规划打造老城区特色文创街区、西南大学校园文创街区、新城数字科技文创街区、自然博物馆科普文创街区以及金刚碑传统文化街区5个文化产业集聚区,其中新房子文化创意产业街区即属于西大校园文创聚集区,主要分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和中山文创基地两个项目。

西大(北碚)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推进情况。2018年1月10日,西南大学、北碚区人民政府、重庆舒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署三方合作框架协议,筹建西大(北碚)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2018年5月10日,相关区领导召集相关部门,就西大(北碚)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合作正式协议进行讨论研究。相关分管区领导及区文化委多次到舒启文化及新房子社区实地调研,对项目详规编制进行指导;区文化委将该项目作为文创创意和校地合作重点项目,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与区工商分局进行对接,争取小微企扶持孵化政策;与科委进行沟通,就科技双创孵化、成果转化政策进行争取,与朝阳街道进行沟通,街道将其列入2018年16件重点工作之一,对周边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对老旧社区进行整治,美化街区环境;与相关企业和西大院系进行拜访对接,推介项目和整合各方资源。

中山文创园基地推进情况。2017年9月20日,北碚区文化委、朝阳街道、重庆中山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三方合作框架协议。因项目用地原钟表元件厂权属问题,项目推进缓慢,经相关区领导协调,区国资委向市国资委请示请求支持,2018年4月市国资委复函钟表元件厂交由北碚区政府进行产业开发合作。目前就钟表元件厂收储出让工作进行研究,项目进展加快。区文化委与中山文投、朝阳街道进行多次沟通,就项目规划、业态设置、周边环境配套等问题进行交流讨论;与工商、人社部门就项目中小微企扶持、职业培训等方面进行对接沟通。

三、下阶段工作措施

(一)加强协调服务,推进项目落地。继续加强与高校、企业和政府各部门镇街的沟通联系,及时梳理项目落地实施中的问题与困难,寻求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报告项目推进情况和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同时建立长效协调机制,让政、校、企三方信息对称,有序有力推进项目落地。

(二)争取政策争取,加大项目扶持。与相关部门以及上级部门加强沟通联系,积极争取各类政策,对街区企业注册、税务申报、项目申报、资金补贴等方面进行政策扶持,推动创意街区发展。

(三)强化资源整合,推动良性发展。整合西南大学创意人力资源、社会创意文化企业、地区特色文化等各类资源,引入引进优秀文化创意企业、各种文化机构、非营利机构,以及艺术场所和媒体中心等,推动多产业复合共生,形成工作、生活、生产、消费协同发展产业链。

(四)提供公共服务,完善配套设施。在朝阳街道对周边配套设施改造,美化街区环境的基础上,将图书自助借阅馆、青年书院、音乐美术曲艺展演等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倾斜布置,使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有机融合,增添营造创意街区文化艺术氛围。

再次感谢您对文化产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希望今后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多为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建议。

此复函已经党委书记、主任欧阳俊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复函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北碚区文化委员会

                                  2018年5月24日

联 系 人:陈远航

联系电话:63225862

邮政编码:40070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