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日期:2025-03-18

2024年,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稳进增效、除险固安、改革突破、惠民强企工作导向,坚决抓好市委依法治市办回访抽查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推动全区法治政府建设重点任务落地见效,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2024年工作情况

(一)把牢政治方向,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一是深学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有机融入党校主体班、行政执法人员轮训等各类培训。2024年以来,区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及法律法规等13次。二是压实主体责任。将依法行政重要指标融入“885”考核体系,压实“关键少数”法治政府建设责任。95名处级领导参加新提任领导干部法治理论考试,推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2024年以来,区政府常务会议12次研究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三是开展法治督察。对市委依法治市办反馈问题整改情况组织开展1次法治督察;对行政机关落实检察建议书、司法建议书和复议意见书情况,以及行政复议纠错和行政诉讼败诉案件执行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发现并督促整改5个方面21个问题。

(二)围绕中心大局,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法治护航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多层级、广覆盖的社保卡跨省通办服务网点37个,累计办理事项1万余件。深化川渝执法协作,选派执法人员参加川渝地区文化市场执法培训和案卷交叉评查活动,获重庆市总分第三名。二是法治护航“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出台《关于支持重庆北碚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编制《经开区工作职责清单》《经开区剥离的社会事务管理职能清单(第一批)》,为改革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三是法治护航乡村振兴。联合市农业农村委成功举办2024年“宪法进农村”主题法治宣传活动。开展“普法宣传进农村”活动80余场次,提供法律咨询1000余人次,服务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静观镇素心村获评市级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四是法治护航营商环境。全面清理涉企政策文件,废止行政规范性文件6件。审慎办理涉企行政复议案件193件,引导企业提升合规经营水平。实施“规范执法利企”专项行动,在11家企业设立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切实规范涉企执法行为。落实“企业开办”“涉企不动产登记”等80余个“一件事一次办”套餐服务,累计办理4万余件次。五是数字赋能法治政府建设。在全区积极推行“执法+监督”行政执法应用平台,实现与基层智治“141”平台全面贯通。“情指行”“慧执法”等多个数字应用实现有效运行。

(三)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制度体系建设。一是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聚焦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推进执法队伍、事项、监管、监督、平台5个“大综合一体化”,执法事项综合率达71.9%。开展“综合查一次”组团式执法60次,压缩检查频率32%,有关做法被市委改革办第10期《一周改革动态》采纳。二是打造“党校+法院”沉浸式法治教培品牌。发挥党校阵地优势和法院专业优势,开展“案例教学+实战培训”6期,提升“关键少数”依法行政能力,得到《人民日报》《重庆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被市委党校评为“年度创新项目”。三是创新建立“碚复调”以调促纠机制。推动行政机关在复议程序中自我纠错,化解行政争议122件,有关经验做法获《法治日报》报道,并入选全市“复调对接”创新机制典型案例。四是推行基层法治观测点和法治观察员制度。分类分行业在歇马街道缙云新居社区、区工商联等设立7个基层法治观测点,选聘72名基层法治观察员,收集法治领域意见建议71条,逐一完成办理,被法治网等媒体宣传报道五是稳妥推进司法协理员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司法协理员招录、管理、考核、晋升、奖惩等制度机制,补齐配强镇街司法协理员,司法行政领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稳步增强。

(四)推进依法行政,着力提升履职法治化能力。一是抓好合法合规审查。编制公布2024年度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修订公布《北碚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清单》,做好规范性文件双重备案工作。审查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5件、规范性文件5件,备案审查部门规范性文件15件。二是抓好行政复议应诉。全面贯彻实施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区政府收到行政复议案件405件(同比增长144%),受理304件,办结248件。区政府为被告的行政案件21件,无败诉案件。区政府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连续五年达100%三是抓好规范文明执法。成立北碚区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办公室,基本建成覆盖三级的执法监督协调体系。贯彻实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积极推行“首案带办”和“一案双审”机制,开展各类执法专题培训23次,完成全区1100名执法人员全员轮训。四是抓好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持续精简审批流程,平均减环节78.2%、减时间76.4%、减材料60%、减跑动92.8%。在全区设立政务服务24小时自助网点6个、配置23台自助一体机,实现公安、医保、公积金等领域服务“不打烊”。

(五)聚焦基层治理,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一是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组建“小廖来调”工作队巡回化解矛盾纠纷402件,涉及金额1800余万元,做法被《人民公安报》报道。实施多元调解“融网进楼”,做法被人民网等报道。2024年,全区共调解矛盾纠纷1.39万件,成功率达99.85%,协议金额2.5亿元。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全区各单位通过普法文艺汇演等新颖、生动的方式开展普法活动900余场次。普法故事《小心套路“花”》荣获首届“互联网+故事”普法大赛二等奖,5部作品在第五届川渝法治微视频微电影征集展播活动中获奖,1篇法治宣传案例被司法部采用。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分获全国、全市“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三是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依托全区公共法律服务三级实体平台,持续强化数字赋能,实现全区192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全覆盖、法律服务数字化运行,开展法律咨询8400余件次。我区律师任华章获评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个人。

2024年,北碚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能力和水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与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锚定薄弱环节,补齐存在短板。2025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总结评估贯彻落实中央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及市、区实施方案效果,落实法治政府建设重点任务,推动法治北碚建设再上新台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