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务公开>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街镇
天生街道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的通知》(中发〔2021〕33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监督工作规定>的通知》(厅字〔2019〕28号)精神,坚持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以法治思维不断促进法治政府建设。结合街道实际,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夯实组织领导,提升法治建设高度
切实深入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建设纳入街道工作总体布局中,与街道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组织召开基层法治建设委员会会议、党工委专题会,充分发挥党工委在推进本地区法治建设的核心作用,召开主任办公会、行政党组会等会议专题研究行政执法、矛盾纠纷调解、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法治保障问题,着力解决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所存在的难点。完善重大隐患判定标准,为平安天生提供法治保障,积极推动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为天生法治建设凝心聚力。
(二)学习法治思想,拓展法治建设深度
始终坚持将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放在突出位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系统思维方法。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谋划部署、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全年共召开党工委会法治政府建设专题学习4次,中心组学习9次,专题研究12次。依托学习强国、干部网络学院、“美丽天生”公众号等学习平台,建立“线上+线下”和“联系片长带头学、支部书记示范学、广泛发动全员学”的“双线三学”学习模式,确保法规学习教育全覆盖。
(三)强化监督检查,筑牢法治建设硬度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严格落实党工委书记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履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建立工作清单、闭环处置、督查督办三项机制,制定《天生街道督查督办工作实施方案》《天生街道党建统领基层治理“五星评价”方案》,开展岗位、社区法治建设工作,共排查法治建设风险点279个,制定防控措施301条。开展党员干部涉权事项工作,核查对比党员干部涉权事项52人次,进一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办理违纪党员案1件,纠正慢作为6人。班子成员强化分管领域督查指导,利用智治平台交办事件55件,督办28件,事件办结率100%。
二、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聚焦数智赋能,打造数字化法治政府
推进天生街道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建设,打造基层数字化法治治理体系。聚焦“执行末端”定位,围绕“党建统领、网格支撑、数字赋能、整体智治”总体思路,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持续完善感知预警、决策部署、监督评价、复盘改进四大功能,基本形成一体贯通、执行有力的基层治理实战实效新格局。通过梳理业务、调整分工、选优人员、理顺关系、设岗定责,将原15个科室站所优化整合,按“固定+特色”设立27类岗位,归入四大板块。截至目前,指挥中心已流转事件超2万件,任务超3万件,办结率均达100%,基本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为街道重大决策事项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防范化解潜在法律风险。
(二)聚焦助企兴业,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严格落实全区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百日行动,督促业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安全形势稳定向好。一是开展“燃气带病”专项整治工作。组织开展专题培训2次,推进完成燃气公共管网重点整改项目2个,企业隐患20余处,协调督促进行居民隐患排查5000余处,燃气专项检查APP录入完成率100%。二是做好行业安全监管。聚焦重点场所开展常态化日常安全排查整治态。共检查餐饮企业100余家、大型商场、超市等人群密集场所10余次,对辖区内19家再生资源回收经营单位、9家醇基燃料经营单位开展全覆盖式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督促分社区包片对辖区内的企业开展动态巡查,实现安全隐患排查全方位、不间断。三是以街道集中宣传为主,各社区分散宣传为辅的方式,扎实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打击传销宣传活动。6月,发展服务岗联合区金融办、天生派出所处置涉嫌非法集资事件1起,全面提升了辖区群众防范经济犯罪的意识,维护了辖区经济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三)聚焦依法行政,提升规范化执法水平
一是做好摸排整治。对天生丽街、天生市场、碚峡路市场、鱼塘湾市场周边主次干道进行30余次整治;清除沿街窗贴门贴600余处,清除牛皮癣2000余处;对工地巡查和渣土违规运输管理出动执法人员700余人次,执法车辆200余次;对辖区餐饮单位协同区城管支队出动执法人员500余人次,向110家餐饮单位发放行政指导书,摸排调研重点路段餐饮单位330余家;联合公安对校园周边烧烤摊、广场舞开展整治行动,开展夜间巡查工作10余次。二是融合数智平台。通过“141基层智治数字化平台”推动实现行政执法信息的实时共享和互认,构建“互联网+行政执法”模式。通过数据整合与分析、推广行政执法信息平台、推进移动执法终端应用等手段,实现对执法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提高执法流程网上办理、执法结果的执法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提升了执法效率和规范性。三是强化队伍建设。2024年召开例会24次,对队员进行约谈6次,共计约谈6人次,制作违纪通知书1份。进行3次廉政教育,进行了17次(执法)专业培训,开展餐厨垃圾排查工作培训6次,开展共享单车整治工作培训6次,进一步提高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培训质效,提升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四)聚焦矛盾化解,构建多元化联调机制
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及时发现并化解矛盾纠纷。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街道党政主要领导接访下访48次,多部门联动研判化解方案6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3272条,化解率达99.8%,成功调解案件3264件,提供法律咨询410人次,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一是发挥网格合力。发挥网格员探头、哨点作用,按照网格员“6+1”责任清单细化工作任务,动员网格力量开展矛盾纠纷、不稳定因素、安全隐患“拉网式”排查30余次,开展全方位、无死角反诈宣传,发放反诈宣传资料3万余张。各网格完成10.2万人次走访,上报网格事件1.28万件,事件处置率100%,及时将居民诉求、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二是发挥岗位合力。各岗位按照平时分块,合力开展信访积案化解攻坚和“去存量、控增量、防变量”专项行动,累计接待群众3400余人次,化解矛盾纠纷179件、信访积案4件,实现到市集访、进京上访非访“零目标”。三是发挥群体合力。建立街道、社区、网格三级法治宣传队伍210名,培育法律明白人50人,组建法治文艺宣传队60人,全面覆盖10个社区。设立联合接访中心,融入调解委员会、群众工作站、社区警务室、基层司法所等机构,整合“两代表一委员”、心理医生、法律顾问、各行业带头人、志愿者等力量,参与矛盾纠纷调解,群众来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97%。有效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
三、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数字化法治系统有待完善
一是数据壁垒依然存在。相关政法数据从公安人口系统虚拟地址同步到“141”平台后,会产生数据误差,如公安系统将云泉路55号1-2作为虚拟地址,但同步到141平台后,平台会将云泉路55号整个大号全部归类为虚拟地址,导致云泉路55号其他住户全部无法采集。二是平台贯通还需加强。上报区城运中心事件,街道无法实时查看城运中心流转及部门处置情况。
(二)执法队伍建设有待优化
一是城市管理岗队伍法治理念需进一步加强,存在少数干部的法治意识淡薄,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基层工作的能力有限,法律素养需要进一步提高。二是城市管理岗队伍需进一步补强,总体执法人员数量缩减,同比2023年减少10余名;协管人员当前老龄化严重,且多为50岁以上人员。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工作思路
2025年,天生街道将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工作细节,提升工作能力。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贯彻市委六届六次、区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
一是把市委、区委法治建设精神学习列入街道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发挥“关键少数”引领带动作用,切实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的水平。二是进一步压实法治建设主体责任。坚持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述法”工作报告制度、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等制度。三是切实履行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摆在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不断提高全街道法治化建设水平。
(二)进一步健全数字化法治政府建设
一是推进指挥中心系统升级。加大投入力度推进政务服务平台升级改造工作,提高服务效能和群众满意度,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提升,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二是强化数据共享与应用。建立健全数据共享机制体系,推动各类数据资源下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实现跨部门数据互联互通和共享应用,利用大数据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服务,提高决策科学性和精准性水平。
(三)进一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以信息化为支撑,完善已建立的街道、社区两级综治工作信息化网络,探索基层人口综合管理、重点人员管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来信来访、社会治安防控、网格化管理、绩效考核网上办公,实现大数据下主动预测预警。进一步加强完善街道、社区、网格三级矛调中心(站)的建设,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处置、督办和考核机制。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实行动态管理,做到情况明,底数清,有效提高矛盾纠纷的调处率和调处成功率。注重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紧密结合,发挥“大调解”机制的作用,妥善处理把人民群众的内部矛盾,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中共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街道工作委员会
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天生街道办事处
2025年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