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关于印发《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日期:2023-12-28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关于印发《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含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万盛经

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局属各单位,机关各处室: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结合自身工作职能职责和地方实际,抓好细化落实。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2023411

(联系人:余里、张静娇;联系电话:6315815063158079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落实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和2023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精神,按照《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引领全面推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开好局起好步规划自然资源工作行动方案》关于“抓营商环境改善”的要求,谋深谋实规划自然资源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健全工作机制,结合前期“放管服”改革政策执行评估发现的问题,系统化、清单化、项目化抓好落实,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执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主题主线,积极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着力推进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聚焦市场主体需求和群众关切,深化规划自然资源“放管服”改革,不断提高“放”的含金量、“管”的有效性和“服”的满意度,以统一集成的信息化建设为引领,营造规范便利高效的规划自然资源政务环境,推动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创新环境和要素保障环境持续提升,打造投资建设便利、政策公开透明、机制协调联动、政务服务规范、法治保障完善的营商环境,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的结合,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内生动力,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作现状

近年来,我局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着力降低投资建设成本,持续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充分保障规划用地要素指标,不断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世界银行《2020区域营商环境报告(重庆)》指出,重庆市登记财产指标得分在全球经济体排名前20位,为东亚及太平洋地区最高分。在国务院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中,我局圆满完成11项改革制度成果,其中5项纳入全国复制推广(1项试点成效经验在全国领先)。

目前,存在的不足和短板,一是全市各区县局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地程度不一,工作机制不健全,局系统上下间、部门间协同联动不够,改革积极性有待提高。二是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不高,行政审批内部审查规则不全面,监管力度不够,还存在超期办件、违规办件的现象。三是信息化集成度不高,审批流程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并联审批落实不到位,审批效率有待提高。

随着国务院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的持续深入推进,重庆作为试点城市,提出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新要求。各大城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赛马比拼,浙江的“数字政府”、北京的“供后审批提速”、天津的“重点项目服务机制”、河南的“信用监督管理办法”等先进经验值得学习借鉴。同时,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对政务服务提出更高效、更快捷、更便利的需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面临新的挑战,需要展现规划自然资源新作为、新担当,干出新业绩,为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

三、重点工作任务

(一)中央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

1.提升政务环境。巩固和拓展“放管服”改革成果,深入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以全面提升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为主线,推进“全渝通办”“川渝通办”,健全国土空间信息平台功能,打造内外集成、上下一体、智能辅助、互通共享的政务服务信息系统,加强与“渝快办”“渝快政”互联互通,规范办事窗口服务,实现线上线下同标准办理、无差别受理,不断提高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能力,全力构建规范便利高效的规划自然资源政务服务体系。

2.提升法治环境。坚持依法行政,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三张清单”,建立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含目录清单和实施清单)动态管控运行机制,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制定统一的事中事后监管规则,全面推进“互联网+监管”,实行规划自然资源全生命周期线上线下监管,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积极构建制度完善、机制健全、监督有力、运转高效的市区(县)乡三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

3.提升市场环境。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非禁即入”管理要求,全面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结合实际进一步扩大区域综合评估范围,优化各行业领域评估流程;完善土地二级市场交易平台和交易规则,健全服务和监管体系,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强信用管理,做好信用信息的归集和应用。

4.提升创新环境。抓住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机遇,结合实际,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典型案例,积极打造规划自然资源营商环境“单项冠军”。根据国务院评估意见,对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市场主体满意度较高的改革措施进行复制推广,对出现问题和风险的及时调整优化。同时,鼓励探索创新、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滚动策划适时推出更多利企便民的改革举措,主动提出需国家层面授权或支持的改革事项,积极争取更大的地方改革自主权。

5.提升要素保障环境。健全重大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保障机制,推动项目前期策划,促进“多规合一”生成项目,用好先行用地审批和先行出具规划审查意见,提升重大项目行政审批效率。持续推进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改革,进一步扩大范围至全市所有区县试行。提高矿产资源要素保障水平,促进矿业高质量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战略性和地方优势矿产,提高建筑用砂石保供能力。

(二)坚持问题导向、回应企业基层关切。

持续开展“放管服”改革政策执行评估,主动收集基层、企业、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查找不足和短板,及时解决难点、堵点问题。需要纳入下一步研究推动的,形成任务清单,实施动态管理,交办相关责任处室提出改进举措、明确完成时限,打表推进、挂账销号,不断优化完善。

(三)我局自主谋划工作任务。

为加强行政审批内部监管,制定局系统行政审批事项内部监管办法,推进在线智能监管系统的研发,逐步将全部政务服务事项纳入国土空间信息平台监管,建立事中事后监管预警反馈机制,定期通报监管预警情况。充分运用统计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加大抽查、检查力度,及时纠正不当行为,发现违规审批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体系。

强化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局行政审批处)负责统筹组织、牵头协调、跟踪督促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任务,其中,迎接世行营商环境评估工作由确权登记处牵头推进。各成员处室(单位)要定岗定人定责,自觉对标《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分解表》(详见附件),主动落实牵头或配合责任,细化措施、打表推进,同时,注重放管结合,加强对区县局培训指导和监管督促。区县局要压实属地责任,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分解表》各项任务,深入领会、吃透精神,主动沟通对接,确保执行不走样,对执行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充分调动属地力量解决,需要市局支持的事项及时反馈。

(二)建立会议研究机制,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分管副局长)不定期召开专项调度会,听取营商环境创新试点、重要项目审批等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情况,研究解决重难点问题,协调处理全局性、跨区县、跨部门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问题,提出工作建议,报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行政审批处负责人)根据需要组织相关处室、区县局、局属单位召开议事会议,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梳理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各项任务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工作建议,报专项调度会研究。

(三)开展营商环境评价,提高“三服务”能力。

建立规划自然资源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取问卷填报与实地调研、数据抽查核实相结合,基层部门深度参评与企业、群众满意度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处室(单位)、区县局营商环境工作进行评价。运用评价结果,评选一批营商环境工作优秀单位,促进局系统大力改革创新、形成赶超比先的浓厚氛围,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评价发现的问题作为“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问题交办单,督促处室(单位)、区县局解决基层、企业、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持续引导局系统各单位切实为基层减负担、为企业解难题、为群众办实事。

(四)强化宣传引导,积极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注重常态化宣传和重要节点宣传相结合,多渠道宣传推广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突出成效、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通过上党报、上专刊、上电视、上公交、上新媒体和进公共场所等方式,提升企业群众对改革政策的知晓率,形成立体宣传矩阵,营造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强化舆论风险点关注,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解答公众疑问,正确引导社会预期。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传达优化营商环境最新动态,定期向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报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信息。各处室(单位)及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本领域、本单位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信息,反映改革进展和成效,交流工作经验。

附件: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分解表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办公室          2023411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