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生态环境局 关于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日期:2024-03-26

2023年,区生态环境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2023 年全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目标任务,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严格落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定不移推进依法治污,奋力交出生态高分报表。现将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把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重点内容。在党组会议、干部大会等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推动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落实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在宣讲会、学习论坛、专题讲座、基层党支部主题日活动中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普及,增加学法懂法用法版块。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演讲比赛、专题学习等形式,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和谐,推动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组织全局领导干部参加法治理论抽考旁听,参加法治理论知识网上考试,参考率和合格率100%。

(二)推进数智赋能法治化改革,加快构建数字生态智治平台。深化“智慧环保”系统建设,健全完善水、大气监测预警系统、污染源工况、危废“智管”等7个子系统,建成天地一体“数智生态”指挥平台,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监管等“一件事”纳入市委改革办晾晒名录库。在全市率先组建首支生态环境义务监督志愿服务队伍,17个镇街190个村(社区)192名志愿者融入“智慧环保”信息系统,累计协同处置环境污染问题400余次,数字监管触角延伸至“最后一公里”。

(三)坚持执法为民,深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在完成全市生态环境执法机构规范化试点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完善“1+3+N”工作机制,制定并严格实施执法支队工作规则、环境违法案件查处工作程序、信访投诉处理程序、服务型生态环境执法“三书制度”、赛马比拼活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范制度,巩固建设成果。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将区内的255家企业和重点项目纳入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实行差异化监管,通过在线监控、视频监控等形式开展非现场检查610余家次,通过电话、网络等形式服务企业400余家次,实现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对违法者利剑高悬,切实提升执法效能。梳理《北碚区免予行政处罚的轻微环境违法行为情形清单》,依法免予处罚3件,涉及金额35万余元;同意18家经济困难企业延期或分期缴纳罚款304.1万元,停止加处罚款302.5万元。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大力推行“柔性执法”,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机构管理、人员及装备配置、执法着装、执法工作流程等各方面补齐短板、建章立制,实现机构规范化、装备现代化、队伍专业化、管理制度化、保障综合化。执法支队集体荣获2023年重庆市环境应急大比武一等奖。

(四)营造氛围,强化生态环境法治宣传工作。深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坚持把普法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把生态环境领域法治宣传教育融入业务工作全过程,在实际工作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环保领域法治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按照普法责任制要求,加强宣传教育,拓宽宣传领域、创新宣传形式、增强宣传效果。2023年依托“六五”世界环境日现场宣传活动和“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环保主题日公益活动,将新颁布的环保法律法规通过宣传册、有奖问答、展板等形式,让公众熟知和掌握环保法律法规。开展“生态文明 我知我行”环保知识网络答题活动,通过有奖问答的形式,对新修订环保法律法规进行宣传,促使社会公众及时掌握新修订环保法的有关规定。不断创新宣传方式,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微信等平台,对新修订的环保法律法规进行梳理,让百姓及时了解有关规定。全年累计组织执法人员参加执法大讲堂培训5期,《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专题培训3次。组织干部职工和企业代表参加上级举办的法制及大讲堂等培训300余人次。组织执法人员参与全市执法大练兵理论知识竞赛,通过线下学习、线上答题的方式,促进执法人员熟练掌握生态环境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坚持在执法和窗口服务过程中开展“面对面”普法宣传教育。在“北碚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网站、LED显示屏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使“环境有价、损害担责”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二、2023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情况

(一)突出党建统领作用,依法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一是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开展“三审合一”,实现审批时间、材料“双缩减”。对环评和排污许可实施“不见面”“减量化”审批,常规审批时间分别压缩6个和2个工作日,助力项目快速落地。13项行政许可即办12项,即办率92%,整体审批时限压缩84%。

二是把好环境准入关,坚决限制在嘉陵江岸线1公里范围内布局新建纸浆制造、印染等存在环境风险的项目。落实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审批与规划环评、现有项目的环境管理、区域环境质量的“三挂钩”,严格按照审批标准对建设项目进行把关,严控“两高”项目环境准入,落实《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等相关规定,禁止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项目建设实施。累计完成项目环评文件审批169个,无一例违规审批情况。

三是强化规划环评联动,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推动“三线一单”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将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要求落实到具体的环境管控单元,明确空间上的生态环境警戒线,有效优化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控制发展规模、保障生态功能。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试点工作,积极融合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多规合一”成果,严格执行规划环评制度,充分发挥规划环评在优布局、控规模、调结构和促转型中的作用,为绿色发展打好基础。

四是持续开展工业、扬尘、交通等领域综合治理,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在中心城区保持领先。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0天,排名中心城区第2位,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957,排名中心城区第2

五是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开展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提升土壤环境质量。全区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全年累计完成156个地块调查评估和5家企业遗留地块治理修复3个地块纳入重庆市管控和修复名录加强监管

六是协调推进2023年梁滩河流域重点项目,落实“梁滩河‘一河一策’2023年工作计划”,推进解决高坪水库龙湖地产污水溢流问题3处。2023年,梁滩河龙凤河口水质稳定达到Ⅳ类,满足相关考核要求。全力推进全域九条农村河流20万平方米黑臭水域治理,直接受益群众达4.5万余人。

(二)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

实行重大行政决策管理台账全年动态跟踪和管理,督促承办科室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的公众参与、合法性审查、专家论证、风险评估、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加强公众参与,广泛听取意见,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按程序对区政府规范性文件、部门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2023年共修订1件,废止1件,现保留8件。按照《行政规范性文件发布格式》对现行有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的WORD版、PDF版和网页版发布格式进行调整,确保文件文本、文件数量3版本全面一致。有效发挥法律顾问作用,累计向律师顾问咨询行政复议诉讼、文件合法性审核、合同审查、行政处罚案件咨询等事项共计100余件次。全年无行政复议案件。

(三)践行人民至上理念,保障辖区环境安全稳定。

一是筑牢环境安全底线。持续开展风险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隐患排查352家次,风险企业覆盖207家,风险企业覆盖率100%。及时发现、督促消除环境安全隐患5处,处置突发事件2件,未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执法支队今年上半年在全市环境应急大比武活动中获一等奖。二是维护环境信访稳定。落实环境污染矛盾纠纷排查研判制度和领导接访下访机制,开展综合研判80件次,局领导办理接访事项 63件,避免矛盾累积;受理办理环境污染信访投诉1657件,按时办结率 100%,综合满意度91.8%。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将环境问题按照要素及来源划分为水质问题、大气问题、信访投诉、即办件等8大类,通过系统流转指派到相关部门及镇街。结合192名环境义务监督员队伍,以技防+人防互补的模式打通基层生态环境治理最后一公里,推进污染防治基层治理智慧化、精细化,实现污染问题闭环推进。

三、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柔性执法制度体系有待完善。生态环境系统目前主要依照免罚清单列明的一些违法行为及适用条件进行不予行政处罚,但免罚清单列明毕竟只是少部分事项,执法机构对免罚清单之外的轻微违法行为不敢轻易作出不予行政处罚的决定。一方面因为柔性执法的程度和范围不好把握,另一方面执法机构对“有案不立”的履职风险还存在顾虑,目前还缺乏基层执法机构柔性执法后“错案免责”规定。

群众信访举报投诉处理压力持续加大,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诉求与城市规划建设及生态环境协同共治水平存在矛盾。对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工作认识不深,实际工作中抓实抓细的功夫不够,调解经验不足,制度落实不到位。涉及多部门或少数民族的调解工作存在一定困难,比如存在少数民族语言不通的问题。

(二)普法工作有待深化系统化。生态环境领域的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规定越来越系统全面,单单生态环境部现行有效的规章就有85部,企业又缺少主动学法守法的意识,即使是被环境行政处罚过的企业,大多也就被处罚的违法行为进行整改,环保合规方面多少存在漏洞。环保法律法规规章的适用对象主要是企业,但有时候环保普法是在媒体上进行广泛宣传,没有直接深入到企业或工业园区进行普法。普法的内容也有所局限,大多是对新近制定实施的法律法规规章进行普法,单一内容的普法不能给企业提供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环保普法,普法效果会受到影响。

四、2024工作思路

2024年,围绕美丽北碚建设总体目标,做好法制服务保障工作,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持续提高执法效能。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推行非现场检查,服务企业发展。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大法制审核人员培育培养力度。开展全年全员全过程执法大练兵。

(二)加大生态环境领域普法力度。积极组织新闻媒体讲好依法治污故事,宣扬先进典型,依法披露企业环境信息。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营造浓郁的宣传氛围,真正让环保知识进企业、进社区,推动全民参与的生态环保法律体系建设,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风尚。

(三)打好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的基本功。健全工作机制,畅通信息渠道,强化业务培训,积累工作经验,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全力夯实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建设工作基础。

(四)依托数字重庆建设,健全法治工作科技保障体系。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促进依法行政,推动政府治理信息化与法治化深度融合,优化革新政府治理流程和方式,大力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数字化水平。学习运用“枫桥式工作法”,进一步健全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人技同防”智治体系。持续用好基层生态环境义务监督员队伍,全民共同参与、协同发力,推动区域生态环境整体智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