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府发〔2021〕43号
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重庆市北碚区科技创新
“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区委各部委,区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各园城管委会,各在碚市属部门:
现将《重庆市北碚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
2021年8月11日
重庆市北碚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前言
“十三五”期间,我区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着力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产业发展强劲,平台建设稳步推进,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支撑。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区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城市和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科技创新的新趋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立足本区域实际情况,系统谋划创新发展新路径,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牵引,着力成为成渝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为此,根据《“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重庆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重庆市北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奋力建设科技创新高地
“十三五”期间,我区深入实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着力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努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有了较大进步,奠定了“十四五”科技创新的坚实基础。
创新格局逐步显现。区委、区政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战略谋划到实施举措系统安排科技创新,推动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形成了我区良好的科技创新发展氛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局良好,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加快建设。与四川绵阳开创非毗邻地区合作新模式,发挥国家两用技术交易中心重庆分中心、四川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重庆中心作用,使之成为绵碚协同创新重要载体。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4.4%,位列全市第一。
高质量发展蓄势发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重庆市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园、市级智能传感器特色产业基地和特色产业(新材料)示范基地相继落户,形成了材料、设计、制造、封测与集成为一体的传感器全产业链条。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纳税总额34.72亿元,占全区纳税总额的57%;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从2015年的14.0%增加至2020年的65.2%;“十三五”末,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7.0%,较“十二五”末提高55.6个百分点;专利成果稳步增长,万人有效期内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0.8件,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20.3件。
创新主体提质增速。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50家,科技型企业突破1400家,市科创板挂牌上市企业达7家。拥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西南大学,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8个。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建成投用,科研院所增至6家,培育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4个,培育西南大学(重庆)产业技术研究院、重庆浦洛通基因医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一批新型和高端研发机构,建成市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达150个。拥有研发人员18313人,较“十二五”末增长8.68%。
创新生态持续优化。环西南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和运营进入正轨,西南大学(重庆)产业技术研究院建成投入运营,引进33个研发机构、12个服务机构和22个众创团队;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提档升级,累计孵化企业达1000余家;朝阳文创大道建设有序推进,签约入驻文创企业20余家。科技金融服务力度加强,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试点有序开展,166家科技型企业获贷2.3亿元。获批国家专利质押融资试点区,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验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互联网+科技服务”进程,科技服务实现“一网通办”,打破部门信息壁垒,构建不断优化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获批重庆市民营经济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区,民营经济发展氛围进一步得到改善。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从2015年的4.74%提高到2020年的12.2%。
表1 “十三五”北碚科技创新主要发展指标完成情况表
序号 |
指 标 名 称 |
2015年 指标值 |
2020年 指标值 |
“十三五”变化 |
1 |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 |
2.2 |
4.4(预估) |
增加2.2个百分点 |
2 |
高新技术企业(家) |
59 |
150 |
增加91家 |
3 |
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 |
14.0 |
65.2 |
增加51.2个百分点 |
4 |
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 |
11.4 |
67.0 |
增加55.6个百分点 |
5 |
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
10.98 |
30.8 |
增加19.82件 |
6 |
技术合同成交额(亿元) |
6.6 |
7 |
增加0.4亿元 |
7 |
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 |
4.74 |
12.2 |
增加7.46个百分点 |
“十四五”时期,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区必须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等历史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着力打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
从国际形势看,全球新科技革命加速孕育兴起,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融合渗透,带动前沿领域实现了广泛的技术突破,为我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有利于我区以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航天科创云平台、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为依托,以两江国际云计算产业园、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园、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亿达创智产业园为载体,加快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全面提升科技核心竞争力,助力我区在国内外科技竞争中赢得主动。
从国内发展大势看,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入纵深推进的新阶段,坚持把创新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是新时代的重大历史使命。我区必须从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奋斗目标充分认识加快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重大使命和责任,以“四个面向”为战略导向,以需求为牵引,以更强的信心、更大的决心推动科技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科技供给。
从全市发展布局看,党中央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中,明确提到要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支持两地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对此,市委市政府提出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明确“五个科学”“五个科技”重点任务。这有利于我区以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为依托,大力推进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规划布局建设大科学装置、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增添强大动能。
从全区发展需要看,我区是重庆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是西部科学之城、北部智慧之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市唯一的民营经济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区,拥有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自贸试验区“三区叠加”的独特优势,在全市发展大局中战略地位更加凸显。辖区内各类高校院所和科研机构达到24所,我区也是全国三大仪器仪表基地之一、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大数据智能化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1%。良好产业基础既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必要支撑,也对科技创新提出广泛需求。生态环境日益改善,生态宜居的城市名片更加响亮,我区围绕支持创新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打造校地合作“升级版”,高水平建设环西南大学创新生态圈,创新创业环境更加优良,为推动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在看到成绩和优势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科技创新领域仍存在一定不足,一是创新创业创造氛围不浓。二是产学研用链条尚未全面形成。三是科技金融体系支撑力度不够。四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我们要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按照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和区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围绕我区“一城四地”建设,以“四个面向”为导向,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培育创新主体为核心,以提升科技创新平台为抓手,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支撑,以优化创新生态为保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核心技术攻关,增强原创策源能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加速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完善科技成果转化链条,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水平,加强创新资源共建共享,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为推进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北碚力量”。
“十四五”期间,我区科技创新工作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自主创新。紧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引领我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以“四个面向”为基本遵循,以需求为牵引,以问题为导向,围绕我区科技创新的重大方向与领域,优化创新发展布局,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地位,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创新产品市场化,全方位提升我区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努力在新一轮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引领发展。紧扣“五个科学”“五个科技”,明确我区科技创新的重大任务,聚焦科学主题,强化核心引领,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农业、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重点领域,确定一批重大科技项目、重大创新平台与研发中心,加大投入,重点推进,力争在创新驱动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产生一批引领性的成果,以科技创新带动我区核心竞争力的整体跃升。
——人才为本。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自身规律,以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核心,不断优化我区人才评价、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构建精准高效的人才服务体系,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增强人才吸引力,让各类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开放融合。充分发挥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继续深化我区与双城经济圈结对城市绵阳、广安的科技协同创新,共同打造成渝地区面向全国的科技创新品牌。深入推进“五个科学”与“五个科技”统筹,促进产学研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把科技创新发展融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全面系统推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
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要要求,准确把握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核心位置的重要要求,准确把握加快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要求,准确把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要求,准确把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要求,加强科技创新系统布局,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战略支撑作用,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努力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全面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力,把大数据智能化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方向,把建设科技创新高地作为主目标,把产业科技创新作为主战场,把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作为主平台,把科技成果产生转化应用作为主抓手,把优化创新生态作为主任务。
到2025年,初步建成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在生物科技、先进材料、智能传感器、工业互联网领域形成更多原创性、引领性研究成果和特色产业优势。区域协同创新成为标杆示范,创新引领辐射力日益彰显。到2035年,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要素高效集聚,创新策源能力显著提升,创新成果加速涌现,科技实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更加突出,打造成为重庆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
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到2025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4.5%,科技创新活跃指数保持全市领先,跻身全国创新型区县。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产业科技创新形成鲜明特色,大数据智能化应用走在全市前列,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0%以上,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0%以上。
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到2025年,培育引入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专业服务机构、科技创业股权投资基金、创业团队,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5件,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达到7.5亿元。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断健全,市场化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技术转移转化环境更加优化,技术成果市场交易规模大幅度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全市先进水平。
创新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到2025年,培育一批具有全国竞争力、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60家,科技型企业数量增加至3000家,纵深推进民营经济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大科学装置、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其基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引进培育一批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高端研发机构,新型和高端研发机构超过15家。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研发机构比重达到50%。
创新生态活力持续释放。到2025年,全社会创新活力得到全面激发,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两江新区北碚板块引领示范作用凸显,支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造创业;支持在碚高校、科研院所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创新资源配置更加科学有效,全社会创新意识明显提升,创新效率显著提高,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
表2 “十四五”北碚科技创新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
指标名称 |
2025年 指标值 |
指标 属性 |
1 |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 |
4.5 |
预期性 |
2 |
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人年) |
220 |
预期性 |
3 |
科技型企业(家) |
3000 |
预期性 |
4 |
高新技术企业(家) |
260 |
预期性 |
5 |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
35 |
预期性 |
6 |
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亿元) |
7.5 |
预期性 |
7 |
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 |
>15 |
预期性 |
围绕我区科技创新重点领域,按照整体统筹、聚焦带动、协同联创的原则,构建“一圈一廊一带”创新发展空间格局(见下图)。
一、高水平建设环西南大学创新生态圈
依托西南大学科研技术以及人才优势,集中创新创业资源,实施更加自主、协同、开放的校地、校企合作机制,建设一批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基地,构建起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拓展的全链条孵化体系,打造创新发展“新引擎”。加快提升西南大学(重庆)产业技术研究院对技术研发团队、初创科技企业的服务能力,强化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创新型人才功能,推进亿达创智广场为成熟企业提供产业升级、市场拓展等个性服务,推动朝阳文创大道为文化创意类企业发展提供载体和建设空间。
立足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以东阳、朝阳、天生、歇马为节点,串点为线,联动大学城、金凤,高标准打造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智慧科技走廊。东阳街道以重庆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为依托,建设蚕桑博览园,推动蚕桑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朝阳街道基于朝阳文创大道,加快促进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天生街道以西南大学为核心,聚焦技术策源、技术研发等功能,强化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技术研发服务能力。高新区歇马拓展园建设传感器特色产业基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强化与沙坪坝、九龙坡等地科技交流合作与产业互补,加强“五区”联动,打造产业创新主战场,高标准打造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强化与绵阳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协作创新,共建共享共用科技协同平台,发展成为创新协作桥头堡。
依托两江新区北碚板块的技术优势,厚植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两江新区北碚板块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产业承接带。在两江水土新城打造“先进制造基地板块”,推进先进制造业资源聚集,着力将两江水土新城打造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高地。突显蔡家智慧新城作为高新区与两江新区联结点的地位,围绕创新驱动打造成为大院大所聚集地,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产业集聚。依托工业互联网生态园,重点开展工业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研发,推动一批信息技术产业聚集,着力壮大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新动能,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集中力量建设“智造重镇”和“智慧名城”,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第三章 构建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瞄准创新前沿领域,引领前沿探索的“启明星”、培育科技创新的“播种机”,打造更多“科技王牌军”“创新先锋队”,构建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实现科技创新基础实力和创新体系效能整体跃升,加快构筑支撑高端引领的先发优势。
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发挥西南大学人才与学科特色优势,顶层谋划,系统布局,支持建设大生物大农业“登峰工程”、大数据大信息“攀登工程”、大生命大健康“健康工程”和新能源新材料“方舟工程”等四大工程。重点打造“长江上游种质创制前沿研究中心”“未来农业前沿研究中心”“合成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前沿研究中心”“智能制造与大数据前沿研究中心”等4大中心。大力支持西南大学瞄准科技前沿与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加快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支撑重大科技突破。
专栏1 西南大学科学中心重点建设项目 |
1.长江上游种质创制前沿研究中心。面向长江上游地区的特色生物资源,针对长江上游地区生物资源遗传多样性高、生态环境脆弱、保护力度不够、开发利用程度低等严峻现状,突破传统生物种质资源库“重保存、轻利用、不创制”的局限,建设可持续利用的长江上游种质资源库,形成覆盖多物种的完整装置线。其中包括建立罗非鱼多种经济性状突变体库,杂交水稻种质创新中心,油菜基因组编辑种质资源库和长期保存中心,西部棉花种质创新创制中心,西南区域马铃薯、甘薯种质资源保存与创制中心,茶树种质资源数据库和实体库等。 2.未来农业前沿研究中心。围绕“健康土壤、绿色作物、循环农业、智慧生态”,联合长江经济带优势科研机构,建成长江流域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方面特色鲜明、学术领先的创新高地和国际合作基地、优秀人才培养基地。其中包括健康土壤中心、绿色作物中心、循环农业中心、智慧生态中心等。 3.合成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前沿研究中心。从生物医药等大健康产业的市场需求和卡脖子关键技术创新出发,围绕未来生活健康营养、个性化精准医疗、心理健康、运动康复健康管理等领域,搭建创新和中试孵化平台,形成新产品开发、中试、技术推广、产品销售的完整孵化产业链。其中包括黄连开发与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天然药物和先进生物材料绿色创制、蚕丝生物医疗制品研发、高值健康营养品及细胞治疗新产品创制等),高端药物制剂研究中心,传统食品现代化工程研究中心,西部心理健康大数据中心,运动康复健康管理集成中心等。 4.智能制造与大数据前沿研究中心。主要研发具有新型神经拟态架构和基于有机材料的类脑芯片,解决我国集成电路主流技术方向选择和可靠技术来源问题,支持高端芯片在国内制造企业实现生产。其中包括类脑芯片与智能系统科技创新中心(类脑芯片与智能装备的研制与开发项目、汽车车身数字化落料与柔性三维激光切割系统研究与应用),山地智能农机创新中心等。 |
聚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创新需要,着力打造一批技术创新、领域创新、产业创新等高水平应用研究平台,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区内外合作实施、多团队联合研究、多学科交叉融合。
着力建设一批技术创新平台。以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重庆分院为引领,以航天云网、重庆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单位为支撑,协同开展近中远期规划,逐步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将研发作为产业、将技术作为产品,致力于源头技术创新、实验室成果转化、应用技术开发升值,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与科技服务,突破制约我区主导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引领带动重点产业和区域实现创新发展,支撑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高质量发展。探索院地共建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等项目,技术创新平台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体,重点开展新兴前沿技术研究。加大力度支持区域内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技术创新中心,构建多层次企业创新体系。
支持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依托区内制造业骨干企业,突出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构建多层次、网络化制造业创新体系,催生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经济附加值高、带动作用强的高端产业,打造形成具有广泛辐射带动作用的区域创新高地。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学研用”深度结合,为推进互联网与智慧城市建设、加速智能产业发展、快速集聚区域内的制造资源等提供强有力支撑,加强支持工业大数据制造业创新中心、汽车工业大数据云服务平台、环保工业互联网平台等重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加快建设一批产业创新中心。围绕我区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采取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成果分享的新模式,整合行业内的创新资源、构建高效协作创新网络,支持区内校地企联合共建一批产业创新中心,推动发展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支持川仪股份新建国家仪器仪表创新中心。面向高端芯片、人工智能、车联网、区块链、传感器等重点产业,以各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为创新源,打造一批多主体参与、多类型多层次技术交叉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龙头企业为主导、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支持两江水土新城全力申报创新研发型综保区,加快建设水土生物医药创新基地和新型显示特色产业基地。
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聚焦突破重大前沿科学领域、解决国家战略性科技领域、支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支撑重大科技突破。按照“推进建设一批、预研探索一批”的思路统筹布局,聚焦能源、生命、材料、物理、工程技术等领域,前瞻谋划、适度超前布局建设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配套支持西南大学建设长江上游种质创制科学装置,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建设低重力科学研究中心、低维度新型材料及其光电传感应用科教基础设施、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公共科研平台,重庆医科大学建设集声大科学装置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依托高校院所师资力量,加大力度支持建设一批国家级、市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提升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示范能力;配套支持一批原创性科研仪器及核心部件研制、高端通用和专业重大科学仪器设计研发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重庆市传感器特色产业基地、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园等标准化厂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产研结合的平台建设。优化布局国家级、部级、市级等多层次的重点实验平台,开展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的发展与建设。支持西南大学推进长江上游农业绿色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推进长江生态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的建设。支持重庆材料研究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转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深入提升智能传动和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国家地方联合共建平台、省部级实验平台的建设水平,在人才支撑、基础设施、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给予更多政策优待。
推进基础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建设。努力推动“从0到1”的原始创新,在提升科技创新质量上出新招、出实招,加强对脑科学、生命健康、合成生物学、工程技术等基础前沿科学、重大科学问题的超前部署,推动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均衡协调发展,鼓励开展跨学科研究,促进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围绕基因编辑、生命起源、脑与认知、人机融合智能等前沿领域,稳定支持开展原创性、颠覆性和交叉融合研究,推动技术变革,形成重大科学理论成果和科学发现。依托3D打印增材制造智慧生态城、大地生物医药产业园等项目,突破4D打印材料和基因工程等产业发展前沿技术。在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发育与代谢研究、生物医药等领域,支持建设一批基础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加强支持西南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生物学研究中心、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公共科研平台等交叉研究平台建设。
专栏2 基础科学研究平台重点建设项目 |
1.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支持建设长江上游种质创制科学装置、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低重力科学研究中心、低维度新型材料及其光电传感应用科教基础设施、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公共科研平台等,以及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原创性科研仪器及核心部件研制、重大科学仪器设计研发等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重庆市传感器特色产业基地、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园等标准化厂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2.基础前沿科学交叉研究平台。加强支持跨学科交叉融合的原创性、颠覆性研究,布局4D打印材料和基因工程等产业发展前沿技术研发,支持西南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生物学研究中心、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公共科研平台等交叉研究平台建设。 |
培育和引进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现代农业、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等产业技术的研发创新,布局实施重大主题研发专项,推进研发机构倍增计划,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高技术、大资本、全球化”的新型研发机构,吸引一批重大研发机构落户。按照“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成果分享”的原则,探索股份制、会员制等多种建设模式引进培育高端研发平台,探索基于市场化运营的综合类大院大所机制,先试先行。加快推进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重庆分院、重庆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有限公司高端研发平台建设工作。引导西南大学(重庆)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平台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化的管理制度。完善新型研发机构配套支持与鼓励的发展政策,大力支持国内外著名大学、顶尖科研机构、500强企业等在我区建设研发分支机构,鼓励我区科研院所、企业与国内外知名研发机构共建新型研发机构。
发挥中央及市属在碚科研院所引领作用。强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充分发挥在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队伍、科研资源优势,围绕产业发展关键环节和“卡脖子”难题开展技术攻关,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围绕我区智能传感器与仪器仪表、工业互联网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应用技术、传感器敏感材料与元器件、特种功能材料、低维度新型材料等重点领域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攻关,推动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支撑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为我区实现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以提升在碚市属科研院所市场化能力为导向,稳定支持与竞争支持相结合,切实保障承担公共职能和开展基础性科研活动,推动在碚市属科研院所快速发展,支持市属科研院所、新型和高端研发机构“高位嫁接”。积极推动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与西南大学、西部相关科研机构协同创新合作,建设中国西部蚕业与生物科技应用技术创新研发中心。
支持本地科研院所提档升级。支持区内科研院所、企事业性质研究院(公司)共同开展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场景应用示范。推动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等在碚高校院所与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等知名高校院所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平台共建等方面深化交流合作,力争成为我区科研创新的生力军,在产业技术提档升级与改革创新中发挥先作用,着力提升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水平。
第四章 推动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接国家与市级重大产业布局,集中优势力量开展技术攻关,努力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农业、高端装备与新能源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系统梳理产业链供应链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产品,发展一批创新型企业,形成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大幅提升我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大力推进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着力推动智能传感器与仪器仪表、工业互联网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应用等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强化终端产品开发与应用,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培育新的增长点,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
专栏3 新一代信息技术 |
1.智能传感器与仪器仪表。开展高精度MEMS压力传感器芯片设计、制造工艺、专用装备制造等方面“全技术”链条研究;开展可预测并诊断设备早期机械故障的应力波设备监测诊断技术及针对电气设备的谐波监测诊断技术研究,兼容油液、温度等传统监测技术,形成系统级的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设备健康监测与诊断大数据研究与应用;针对航空机载系统等对传感器测量精度、一致性、可靠性的高要求,突破多品种、小批量、高性能要求的航空传感器敏感材料及元件产业化关键技术,推动我国航空传感器的国产化和工程化,建设国内领先的航空传感器敏感材料及元件科研生产基地;针对我国核电、石油、石化、卫生等行业发展中对高端工业控制与检测仪表的重大需求,开展智能核电仪表、智能压力仪表、智能流量仪表、智能电动执行机构、智能调节阀等五个方面进行技术攻关,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并实现替代进口。 2.工业互联网与大数据。依托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重庆分院、重庆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等科研机构,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基础平台,主要包括建设大数据资源管理和云计算平台,实现基于云架构的数据采集、汇聚、存储和处理;建设政府监管、数据交易、安全监测、企业赋能、可视化展示等工业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重点工业设备上云解决方案推广公共服务平台,研发设备上云评测工具以及开展设备上云的关键技术研究;建设产业应用决策大数据平台;建设石油石化行业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重庆市相关工业园区接入标识解析平台;建设具有工业微服务架构的重点设备上云解决方案应用推广公共服务平台,为工业企业提供设备上云服务与典型应用场景验证。 3.人工智能与应用。聚焦人工智能领域前沿理论和核心技术,搭建类脑计算与智能芯片、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智能传动与控制、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四个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开展工业机器人应用、人工智能应用等关键技术研究;建设AI研发实验中心和研发公共服务中心,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线上的研发服务平台和线下的实验服务中心;开展计算机视觉方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
跟踪新材料高性能化、多功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围绕我区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发展重大工程应用先进金属材料、传感器敏感材料与元器件、低维度新型材料、空间材料、绿色智能建筑材料,建立有利于技术攻关、产品研发与推广应用的新材料创新体系,为我区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专栏4 新材料技术 |
1.重大工程应用先进金属材料。依托重庆材料研究院等科研院所,重点开展高性能耐腐蚀合金、高精密高温合金带箔材、高性能极细超薄键合微细材料、550级耐高温励磁导线材料等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在航空、航天、船舶、核电、5G基站、机载和舰载雷达等高端领域实现工程应用,满足进口替代急需。 2.传感器敏感材料、元器件。重点发展磁流变液、磁流变弹性体、磁流变胶泥等系列磁流变材料、形状记忆合金、磁致伸缩材料;铠装测温电缆、铠装加热电缆与器件,铠装信号电缆、厚膜铂电阻元件、线式温敏介质材料等元器件。 3.低维度新型材料。依托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开展石墨烯、二维材料、纳米线、量子点等低维度新型材料制备平台与技术体系建设,将材料制备的控制精度提高至原子量级,实现多组分材料的高通量设计与高质量制备。围绕智能化器件所需的晶圆尺寸、高分辨率和深刻蚀等加工需求,建设精度为10纳米量级的微纳加工制造平台和技术体系。 4.空间材料。开展微重力空间环境条件下材料加工过程的物理规律、材料加工生产及工艺等基础研究。 5.绿色智能建筑材料。围绕绿色智能建筑材料展开研发试验,建设西南绿色智能建筑产业基地,开展建筑材料生产绿色化与智能化技术研究。 |
围绕“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抢抓新一轮生物科技革命机遇,以生物医药与生物技术为发展方向,支持关键技术攻关及应用开发,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引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专栏5 生物医药技术 |
1.生物医药。依托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开展小分子(药物)、大分子(多糖、蛋白质等)、细胞、组织以及生物个体的一体化全套分析检测系统建设,推动药物合成、药理研究、基因测序、蛋白组学、动物实验、病理研究、有机合成以及纳米材料研究等领域的科研。 2.生物技术。围绕小分子与多糖研究、医学精准检测与应用、蛋白检测与免疫组化分析、细胞培养与分析、神经科学研究、肝胆胰研究等方面开展技术创新。 |
充分发挥西南大学、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与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等高校院所优势,围绕林果花木等高效农业产业发展技术需求,以增产提质增效为目标,在生物育种与种质资源、绿色农业方面加大技术研发,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绿色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驱动现代农业发展。
专栏6 现代农业技术 |
1.种质资源。依托西南大学,围绕柑桔、水稻、油菜、棉花、薯类、茶树等品种,突破关键遗传操作技术瓶颈,建设集生物种质资源性状调查与保存、全基因组多组学数据收集分析、关键经济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解析、优势生物种质资源的深度开发、新型种质资源的规模化创制与利用于一体的长江上游种质创制前沿研究中心,最终建成国际领先的长江上游地区特色生物种质资源开放性创新中心,推动国家农业生物安全保障体系完善。 2.绿色农业。建设未来农业前沿研究中心,围绕“健康土壤、绿色作物、循环农业、智慧生态”展开核心技术突破,解决长江流域生态保育与农业绿色发展的瓶颈问题,引领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 |
以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业和推进重点行业智能化改造为抓手,围绕智能机器人、轨道交通、节能环保装备、类脑芯片、电力设备与智能农机等领域,重点突破基础材料、核心部件等关键工艺和系统集成技术,推动智能制造设备产业化和示范应用,改造提升传统装备制造,推进生产过程数字化和智能化,打造高端智造基地。
以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为重点,围绕动力电池及氢能源,强化能源利用技术创新,完善新能源产业链,扩大新能源产业影响力,为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推进能源结构多元化提供支撑。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实现科技型企业增量提质,加快组建技术创新联合体,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打造新引擎、形成新动力积蓄基本力量。
发挥重点企业创新引领作用。立足我区高新技术企业基础,以技术攻关和人才培育为重点任务,鼓励和引导四联集团、川仪、神驰机电、京东方等本土高新技术企业剥离企业内部研发机构组建独立研发公司,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在我区建立区域性研发总部,鼓励各行业龙头企业参与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加速新技术应用,发挥好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大企业与中小微企业共享创新资源、开展协同创新,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打造我区科技创新“增长极”。
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企业。聚焦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培育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材料等先进制造业集群。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技术、绿色环保等重点领域,统筹推进原创性突破、应用性转化和规模化量产,培育一批具备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瞄准新型显示技术、未来材料、创新药、低碳技术、光电子、特种机器人等方向,推动前沿技术研发,超前布局未来产业。争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大项目在碚布局,促进科技协同创新。加快“腾笼换鸟”,开展闲置土地、低效用地清理,为高新产业项目落地提供空间保障,倒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着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性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迭代,引领我区高质量发展。
实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育苗造林计划。拓展环西南大学创新生态圈,积极融入西部(重庆)科学城发展。聚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云计算与大数据等领域,发展环国科大重庆学院创新生态圈。强化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平台对科技中小微企业孵化和成长的支持力度,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实践、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特色专业孵化器。搭建科技金融、人才服务、知识产权、政务服务、技术转移等创业服务平台。联合龙头企业、科技服务商共建若干专业化孵化器及众创空间,形成“公共服务平台+专业孵化器”体系,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完整创新创业链条,实施科技型企业成长工程,选好“种”、育好“苗”、护好“林”,构建重点突出和梯队完善的链式培育体系,不断壮大“科创企业森林”。
大力培育高成长型企业。坚持“市场有为”与“政府有为”协同发力,以重大科技专项和产业化项目为抓手,培育、引导、扶持和服务优质型企业自主创新,统筹推进我区高成长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加大制造业企业“单项冠军”培育力度。推动垂直专业孵化器、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熟化基地、专业服务和公共服务平台等建设,通过“试验室+场景试验场”中试熟化平台,无偿开放共享,构建从产品的研发设计到制造的试验检测的场景闭环,降低高成长性企业创新成本。培养技术经纪人、科技服务人才,搭建线上线下“一站式”科技服务超市,为高成长企业提供科技咨询、知识产权评估、成果转移转化、法律、财务、税务、金融等科技服务,增强高成长型企业创新能力。对高端人才(团队)实行“一事一议”支持,为高成长企业提供人才支持。
深化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纵深推进民营经济综合改革示范试点,支持民营企业加强创新。整合大型科研仪器、科技型企业、科技人才等科技资源,向民营企业开放共享。实施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推进计划,对输出技术成果并形成产能的区内新型研发机构给予资金支持。构建以网络为基础、平台为核心、安全为保障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为智能化改造提供赋能工具、提升中小企业效能、促进传统产业蝶变。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民营企业开展“一企一案”培育方案,协调解决重点民营企业核心需求,培育优质品牌产品和优质品牌企业。用好卢作孚民营经济学院,建好卢作孚民营经济示范产业园,办好民营经济发展活动周等活动,大力弘扬卢作孚创新精神。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全社会创新创业浓厚氛围。
深化产学研用合作。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坚持企业主体与高校及科研院所融入相结合的原则、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大力推进智能传感器特色产业基地、工业互联网生态园、重点企业与区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建立长期的产学研密切合作关系,形成长期稳定的技术创新联盟。瞄准科技前沿,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问题和技术瓶颈,对接国家与市级重大产业布局,集聚一批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服务链协同,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建立科技成果信息汇交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市场(平台),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科技成果在碚转移转化,充分发挥绵阳两平台的信息交流作用,鼓励两地院校和企业交流互动。以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蔡家智慧新城、两江水土新城为载体,发挥西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等高校院所科研优势,布局建设基础科研平台,夯实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支撑,聚焦技术创新主攻方向,着力增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产品,培育发展一批创新型企业,培育新的增长点,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区科技创新能力。
攻坚一批核心关键技术。聚焦区内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三大战略性产业需求,依托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园、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重庆材料研究院、华数机器人、四联集团、富皇建材、长江造型等科研机构和重点企业,以显示面板产业集群、神农百草园等道地药材两种繁育和生态种植基地等为基础,以中新互联互通国际超算中心项目、华能冷热电三联供项目、思爱普(SAP)、北京索为技术工业APP等项目为支撑,共建国家级、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及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平台。聚焦人工智能领域前沿理论和核心技术,搭建类脑计算与智能芯片、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智能传动与控制、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四个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依托四联集团等仪器仪表企业聚焦高精度MEMS压力传感器芯片设计、制造工艺、专用装备制造等方面“全技术”链条研究。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建设多组学与人工智能生物大数据中心,形成覆盖多物种的完整装置线。
建设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项目融通发展。以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器为重点领域,鼓励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与区内企业通过合作与项目形式共建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大力推进大数据、智能化、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着力推动智能传感器与仪器仪表、工业互联网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应用等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强化终端产品开发与应用。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数字内容、超算等技术为支撑,建设跨行业跨领域产业协同资源共享平台,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为区内龙头企业建立定制化研发平台,提供持续技术支撑,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项目融通发展,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创新。
强化区内外科技协作。构建协同创新体系,促进多元创新主体蓬勃发展。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西部(重庆)科学城发展之势,联合海内外高校、绵碚两地、区内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建设科技合作基地,联同产业链企事业单位组建技术创新联盟,积极推进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谋划建设国家实验室,培育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启动建设重点实验室,创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与可持续发展。加强与西部(成都)科学城交流,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创新合作;强化与中国(绵阳)科技城交流,围绕空气动力、核动力等领域开展创新合作,进一步推进在碚中央和市属科研院所与高校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和成果转移转化,对接区内科技型企业。
建立技术创新联盟。支持规模以上企业牵头,并联合高校院所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产学研供需对接和协同创新,对技术交易、成果转化进行专项资助。鼓励国内外、区内外科研机构、企业团体、各类学会、行业协会、商会等创新融合发展。根据区内产业情况,对沿线“一带一路”国家科技创新合作重点对象和领域进行分析,根据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等寻求技术创新联盟,如加强与韩国在半导体、同心、汽车等领域合作。组建多种形式的行业技术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联盟为抓手,开展相同相近产业、上下游产业协同创新,建立常态化的长效合作机制,加强行业共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研发和推广应用、产业技术基础平台建设、知识产权互相许可的应用示范。支持区内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共建川渝联合重点实验室,支持绵碚科技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国家两用技术交易中心重庆分中心、四川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重庆中心作用,开展川渝高校科技创新联盟精准对接企业活动、科技成果对接会、民营经济活动周等科技创新领域合作活动,营造良性、可持续协同创新氛围。
服务支柱产业发展。立足两江水土新城与蔡家智慧新城,以京东方、四联集团、联创电子、神驰机电、川仪股份、大新药业等龙头企业为基础,吸引长安汽车、德尔福等企业在我区建设联合实验室,与西南大学、重庆大学等院校以及重庆机电集团、重庆医药集团开展技术合作,依托瑜煌电力设备、广怀铁塔等产业项目,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加强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上游技术研发创新,强化智能生产线优化建设,推动电子信息、汽摩产业、高端装备和新材料支柱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支持共担国家、市级重大项目。排查梳理重点产业关键环节“卡脖子”技术难题,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培育开展技术攻关和重大技术装备研发等,推动具有创新性的科技成果在区内开展试验和转化应用。对特重大项目实施一事一议支持。利用与成都天府新区合作共建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的契机,联合争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一批科教基础设施布局,共建系列交叉研究平台和科技创新基地,推动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跨区域共享,联合争取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支持两地科研团队开展重大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谋划绵碚两地共建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创新基地,承接和参与国家、区域和市级重大项目。采用“顶尖科学家牵头+知名机构合作+市场化方式运作”的模式,建设具有专业化学科特色的研究型大学,争取共同创建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推进绵碚两地院校企共建联合实验室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采用“一室两地”模式,共建优势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联合培养学生,鼓励承接、参与国家重大任务、部署战略前沿技术研究,打造高水平研究机构。
鼓励企业家参与科技决策。发挥卢作孚民营经济学院作用,引导企业家传承弘扬卢作孚的爱国情怀,大力营造尊重民营企业家、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浓厚氛围。积极吸收区内企业家参与科技创新战略、科技规划、创新政策等制定和评估工作。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企业家创新能力培训,培育一批具有科学素养、高水平战略和创新意识的企业家,争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推动生产要素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努力将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
支持企业家牵头承担科研任务。发挥企业家在把握创新方向、凝聚人才、筹措资金等方面重要作用,支持企业家作为项目负责人或行政负责人承担重大科技任务,鼓励和引导企业家开展基础前沿研究,支持其带领企业开展颠覆性和变革性技术创新,弘扬创新精神,勇于探索引领。吸引企业家担任科技创新项目、创新创业项目的专家或评委,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鼓励企业家和科学家合作,加快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培育一批富有创新精神、冒险精神、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企业家,充分发挥企业家整合创新资源、凝聚创新力量、组织创新活动的引领作用。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依法保护企业家的财产权和在创新中的合法权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加强对优秀企业家先进事迹和突出贡献的宣传报道,展示优秀企业家精神,凝聚崇尚创新创业正能量,营造尊重企业家价值、鼓励企业家创新、发挥企业家作用、宽容失败的文化和社会氛围。
紧扣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科技需求,建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加快新品种、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与示范,强化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粮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强化耕地质量改良与提升等技术攻关,夯实粮食生产根基。以品种培优、品质提升、标准化生产为重点,围绕花卉苗木、有机蔬菜、特色经果等高效农业产业发展技术需求,开展种质资源创制、生物育种等技术研究,挖掘特异资源的品质、抗病、抗逆等相关重要有利基因,培育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绿色的新品种,推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提升农产品加工竞争力,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业附加值。聚焦食品营养与安全,突破食品精准营养设计技术,攻克产后减损与贮运保鲜技术,提升食品产业竞争力。聚焦农业绿色发展需求,强化耕地质量改造与提升技术研发。依托西南大学等科研院所,重点围绕我区柑橘、蚕桑、水产、红豆杉以及腊梅等产业,开展农业优良品种的培育保护。
专栏9 农业技术 |
1.耕地质量保育技术体系。耕地质量调控、土壤有机质提升、耕作田(地)块“宜机化”改造与机械化配套、高产稳产农田建设的综合配套等技术体系,高产稳产农田耕地质量建设的典型技术模式,耕地质量监测和评价体系。 2.耕地质量健康技术体系。生物农药、新型长效肥、物理防控重大产品创制,作物高效种植、动物健康养殖、病虫草害绿色防治、气象灾害防控等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 |
坚持“科技促进智慧,智慧融入农业”的发展思路,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创新智慧农业应用场景,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农产品经营网络化、管理体系数据化、在线化,打造智慧农业示范点。推进农机化与大数据智能化深度融合发展,完善农机管理系统,加快实现农机调度、安全监管、推广展示的信息化、智能化。利用传感器、无线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农业数据采集,建立信息采集系统,实时跟踪农作物生长情况、预测农作物产量、监测农作物长势、防治病虫害,推进农业产业链关键环节智能化建设。加强二维码、射频识别等技术应用,实现对农产品从生产源头到零售终端的全链条追踪。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农业产业创新链,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引导优势特色产业与农村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建立完善适应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体系、销售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系统。推动智慧养殖示范场建设,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园智能化示范,打造智慧农业技术发展示范区。
专栏10 智慧农业 |
1.农业生产智能化建设。建设智慧农业示范点5个,打造宜机化、智能生产示范基地。 2.农业经营网络化建设。培育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主体,引导花木业主拓展线上交易市场,并建立花木大数据中心。 3.智慧养殖示范场建设。以生猪规模养殖场为重点,建设智能化养殖示范场1个。 |
统筹乡村人居环境治理,聚焦土地整治、水利建设、乡村风貌、畜禽粪污秸秆地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等技术,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监测评估方法、环境风险管控、环境监管提升等技术研究。实施传统村落保护、景观修复、农旅融合等技术示范,研发面向乡村建设评价数据采集分析、公共参与以及治理决策支持系统、乡村产业智能化生产与管理技术及产品,优化村庄规划编制技术。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强化科技特派员在科学知识普及、技术指导、专业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建设全国柑桔科技创新中心、芸香谷星创天地、专家大院,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科技服务效能。
专栏11 乡村建设 |
1.科技特派员。健全科技特派员体制机制,优化科技特派员服务系统,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建立科技服务特派员团。 2.全国柑桔科技创新中心。推动建设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为载体的全国柑桔科技创新中心、柑桔生物安全研发中心和柑桔科技文化博物馆,加强我区柑桔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柑桔害虫天敌扩繁基地建设,积极推进国家果树种质资源重庆柑桔圃升级改造。 3.芸香谷星创天地技术服务平台。打造“芸香优荐”现代柑桔技术服务平台,以移动终端市场消费喜好为切入点,以柑桔种植企业和农户为核心,以柑桔全产业链技术服务为推手,构建集种植板块(新品发布、苗木繁育、精准种植、灾害防治、采后贮藏等)、智慧农业板块(农业物联网、病虫害智能识别及预警、水肥药精准施用等)、交易板块(优质产区线上全景展示、鲜果交易、农用肥资交易、农机交易等)于一体的多元化技术服务平台。 |
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围绕人民生命健康、生态环境保护、智慧教育、公共安全等领域,实施科技创新专项行动,为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推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服务相结合,创新“互联网+医疗健康”新模式,推进智慧医院、智慧康养、智慧医疗、远程医疗等应用场景建设。围绕重大传染病、常见多发疾病、生殖疾病与出生缺陷、肿瘤等领域,加快医学人工智能、精准诊疗、生物治疗、微创/无创治疗等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在中医药领域,加强国家级稀缺濒危动物中药材人工替代研发。加强医药企业、科研机构与高校的联系,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快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打造医药产业开放创新引领区。依托博济医药研发平台、昭衍CRO平台及博腾高端制剂CDMO平台,大力引入创新型新药研发中小企业。依托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与北碚区中医院,开展药理病理基础研究。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新兴信息技术的流程再造,大力推广线上预约,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推进公共卫生信息整合联通,实现电子健康档案与电子病历互联对接,深化居民健康信息有序开放和使用,保障人民全生命周期生命健康。
专栏12 生命健康 |
1. 中医药发展。依托两江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加强国家级稀缺濒危动物中药材人工替代研发,创新设置中药流动盆栽,布局中药植物园。 2.医疗卫生信息化。夯实卫生健康信息基础,开展卫生信息系统上“云”,加快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深化健康数据共享程度,完善“互联网+医疗”应用,拓展公卫生系统功能,推进健康信息管理。新建互联网医院,升级智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实现诊间支付和预约挂号。包括完善信息化支撑体系,探索构建基于5G技术的卫生健康信息网络,创新“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完善便民惠民措施。 |
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魅力名片,支撑打造生态人文名城。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立足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绵碚合作建设碳中和研究院,探索碳中和前沿技术,二氧化碳减排与替代产品研发,加快碳捕集利用、深度脱碳、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新污染物治理等技术研发,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围绕健康土壤目标,加强土壤修复与治理技术攻关,确保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着力打造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的“净土”。围绕水域生态治理需求,开展地下水资源污染调查、评估、修复与治理等关键技术研发,为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科学开发提供技术支撑。建立全过程、多层级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体系,加强生态环境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和技术储备,有效防范和降低生态环境风险。
专栏13 生态环境保护 |
1.环境保护与资源再生。聚焦环境保护与资源再生产等环节,建设地下水修复治理研究中心、土壤修复治理研究中心、城市矿产研究中心,在地下水及土壤修复治理、城市矿产再利用领域开展科研攻关。 2.碳达峰碳中和。围绕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生活等重点领域,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固碳增汇、减污降碳、废物资源化利用等环节开展技术攻关,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
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教育教学过程深度融合,建设智慧教室。加快推进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优化整合各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教育管理大数据的汇聚、共享、分析和融通,构建智慧教育基础环境。升级完善教育城域网功能,推进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改造,实现提速增智,推动无线校园和智能设备普及应用。推进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开展北碚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特色学校创建,积极申报创建重庆市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争创重庆市智慧教育应用示范区。优化教育管理服务流程,推动线上服务全业务覆盖、全过程服务、全流程监管,建设线上线下有效衔接的智慧教育治理体系。构建规范统一、互联互通、开放共享、安全可控的区级教育数据开放体系。
专栏14 智慧教育 |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进“互联网+教育”,构建具有感知智能化、决策数据化、资源集成化、测评即时化、互动立体化的智能教学环境,搭建学情精准化分析、学习过程差异化诊断、学习路径个性化规划、学习数据全景化评价的智能教育模式,实现教育管理大数据的汇聚、共享、分析和融通,支撑教育决策、管理和服务;建设北碚区智慧教育云平台、创建北碚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特色学校、重庆市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争创重庆市智慧教育应用示范区。 |
瞄准我区公共安全领域发展和社会治理的现实需求,围绕社会安全、生产安全、食品安全、信息安全等领域,建设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和应急指挥平台,发展公共安全技术。依托5G、云计算与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互联网+产业园区”建设,强化管理与技术信息融合,整合园区服务、办公、招商、安监、环保、治安、消防、交通等资源,构建综合型管理服务互联网平台,提升园区公共安全管理水平。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创新网络安全技术应用,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
专栏15 公共安全技术 |
1.社会安全。高带宽视频传输专用网络安全技术,重点人群精准画像技术,智能语音识别身份技术,高层建筑火灾监测预警技术,新一代刑侦技术,生物特征多模态识别技术等。 2.生产安全。高危生产环境实时监测与预警技术,危险作业场所人员精准定位技术,危化品产运用一体化监控技术,生产现场粉尘防控技术,矿井安全生产保障与重大事故防控技术等。 3.食品安全。食品典型污染物及潜在风险物质快速检测技术,食品加工过程危害因子识别、迁移和积累监控、调控消减等技术,食品安全全过程溯源技术,食品安全大数据分析预警技术等。 4.防灾减灾。新一代地质灾害预警监测技术、森林火灾监控技术、多灾种一体化监测技术、洪涝灾害防控技术、水域高效救援技术、通用航空防灾减灾技术、重大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技术等。 |
发挥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营造更加重激励、有约束、守底线的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生态,让人才创新活力竞相迸发,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实施创新人才“领航计划”。聚焦硬核人才,深入实施重庆“英才计划”等人才工程,加大高端人才引育力度。坚持高端引领、创新为先,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际,依托高新技术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持续推动人才与创新基地、创新平台深入联动融合,采用“人才+项目+平台”模式,建设一支在人工智能、传感器和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具有突出贡献的人才队伍。开展“碚有引力高校巡回引才”,实施组团式外出引才,引进各类优秀科技人才。支持留学人员申报留学回国创业创新支持计划。
实施人才“强基计划”。以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为重点,挖掘青年优秀企业家,重点选拔一批在关键领域作出突出成就的青年企业家。定期举办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级研修班,强化人才对新发展理念、先进经营管理知识的学习。打造一批具有创新理念、战略眼光、国际视野、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的企业家。引进培育一批“名师名家”,培养选拔具有科研实力过硬、教育教学能力突出、潜心教书育人、具有高超造诣和影响力、能够冲击重大科研成果、热心服务社会、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教育“名师名家”。
开展“碚有效力”产研对接计划。以“产业+科创+人才”为导向,促进人才资源、创新资源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汇聚创新人才。充分利用中国互联网研究院重庆分院、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重庆分中心、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体验中心等国家工业互联网“三大件”优势,建设重庆市数字经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探索完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整体布局,整合全国、全市机构、企业、院校的数字人才虚拟资源,将园区、企业、院校的实体、虚拟资源汇聚一园,合力开展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和服务,构建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数字经济产业体系。
打造一批重点研发团队。依托重大项目研究、关键技术研发,面向全国乃至全球招聘“高精尖”人才、组建团队,让优秀人才通过项目实践脱颖而出。发挥优秀人才带动作用,通过增强实践教学力度、加强创新思维训练等方式激发团队潜能。打造“碚谷”创新资源聚集区,推动创新资源利用最大化,为创新团队和人才提供发展空间。采用“领军人才+团队+项目”的合作模式,大力引进创新领军人才及其团队,通过设立领军人才岗位、创新团队贡献奖、重大业绩奖励、股权分配、利润分红等方式增大对领军人才的激励力度。依托两江水土新城、蔡家智慧新城等,实施“高端研发团队支持计划”,积极培育高水平创新研发团队。
建设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提高人才服务信息化水平,建立我区高水平人才服务信息管理平台,提高人才信息管理和服务的工作效率。建立人才信息跟踪机制,确保动态掌握我区人才数据信息。简化人才项目申请流程,建立在线人才项目服务平台,为各类人才项目申报、津贴申请等提供在线审批流程。通过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知识分子联谊会等平台,实现“以老带新”加快新进人才更好融入环境。推进青年人才公寓建设,兼顾人才生活需求,新建人才公寓850套,完善公寓设施配套,提高公寓管理水平,为青年人才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打响“碚有引力”人才品牌。高度重视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提升“碚有引力”人才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叫响“宣传牌”,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宣传队伍,发挥人才服务中介组织的专业优势,利用“英才大会”、智博会、人才论坛、专项宣讲会、高校巡回宣讲、招商引智等方式,多方位、多渠道推介“碚有引力”人才品牌,宣传引才政策和优势。打好“服务牌”,通过实施精准对接、精准服务,强化引进人才的追踪服务和反馈评价,提升人才归属感、认同感。倡导“以才引才”,通过人才的口口相传,形成“近悦远来”的良好氛围。
创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大幅提高成果转移转化成效,让更多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
高水平打造两大环高校创新生态圈。围绕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推动西南大学(重庆)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六大工程”建设,打造布局科学、特色鲜明、整体协同的环西南大学创新生态圈。加快提升产业技术研究院服务能力,强化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对中小型企业的资本支持与市场导入服务,推进亿达广场为成熟企业提供产业升级、市场拓展等个性服务,推动朝阳文创大道为文化创意类企业发展提供载体和建设空间。拓展环西南大学创新生态圈空间范围,立足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聚焦技术策源、技术研发等功能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大健康产业,打造北碚智慧科技走廊,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聚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电子信息、云计算与大数据、生物医药等领域,加快打造环国科大重庆学院创新生态圈,促进院校创新资源与市场有效对接,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强化协同创新理念,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新平台。
健全完善孵化载体运营机制。探索建立健全孵化载体的组织框架与市场运营管理机制,按照现代公司治理和运行规范,加快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科研为源头、企业为主体、股权为纽带、服务为核力、金融为助力、机制为保障的高效运营支撑服务体系,促进环西南大学创新生态圈内技术要素系统良性互动。推进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形成“点”“线”结合的双创孵化载体新格局,不断提升各个孵化载体的运营和服务水平,促进科创资源与市场有效对接,推动科研成果畅通转化。建设基于5G的行业云服务、能力开放平台、应用开发环境等共性平台,培育发展一批5G测试认证、创新孵化与成果转化等专业的公共服务平台。通过产学研协作助力绿色产业发展,依托重庆材料研究院、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建立节能环保科技研发和孵化中心,构建多层次、全链条的创新创业平台体系。
加速推进孵化载体政策优化。强化孵化载体政策优待,通过低(免)租金等配套扶持政策吸引技术型企业、创新团队等入驻,精心筛选和培植具有发展潜力的技术成果进行孵化。强化嘉陵创客科技创业种子投资基金培育孵化功能,建立拟投科技型企业名录,实现对优质企业的精准股权投资。引进有实力的服务商和运营企业,推进校地企共筑科创要素资源集聚地,加速引进科技成果、高层次人才、科研机构和投融资机构,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工程。推进孵化载体科创资源集聚,吸引源头科技项目、高端人才团队、创新要素、科技服务等集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现代农业、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智慧教育等领域科创资源汇聚,形成全链条科创资源体系。
加快打造技术对接与成果交易平台。以“互联网+技术交易”为重点,探索建立技术成果线上线下对接与交易平台,设置综合服务、成果展示、技术交易等实体服务空间,打造国内一流的技术成果交易服务空间。加大环西南大学创新生态圈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大数据服务运营交易中心实现市场化运营,为企业和科研团队提供数据库建设、专利布局与规划方案咨询、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咨询等公益性知识产权服务,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服务质量。用好国家两用技术交易中心重庆分中心,以成果遴选、评估评价、技术经纪、活动组织、再研发等服务为手段,面向院所、高校、企业,提供技术交易、供需对接和创新创业服务;用好四川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重庆中心,以17共享网为载体,集中开展仪器研发、仪器金融、仪器产品、仪器处置、检验检测、认证培训等相关服务。
加快打造关键成果中试应用平台。围绕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生物技术、智能传感器等领域探索建立技术开发、检测检验、中小试熟化等平台。政府牵头、社会资本介入,加快落实产业化中试基地用地,切实加强科研成果向生产转移的“中间环节”,补齐科技成果到最终产品之间的断链,缩短科研成果商品化周期,推动科技成果在碚转移转化和产业化。按照“有限目标、重点扶植、带动其他”的原则,先期支持建设以智能传感、智能传动与控制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为核心的工业试验性基地,后期拓展至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环境保护等领域。支持建设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体,重点开展新兴前沿技术的研究和制约既有行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突破,通过机制创新,加快打造形成科研人才和研发资金聚集的高端平台。支持建设中国电子西部智能应用产业基地,引育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智能制造研究院等相关重点创新机构,打造集技术创新、中试研发、智造生产及综合配套等于一体的功能复合示范园区项目。依托昭衍生物医药CDMO,支持建设生物医药中试生产服务平台,包括大分子中试试验研发生产平台、工艺研发与提升等于一体的生物医药一站式专业化服务体系。加快完善中试放大、成果转化、验证测试等环节的中试服务,提升中试基地成果转化与承载能力,加强配套支持。
加快培育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和技术经理人。鼓励研发机构、高等院校建立健全一批熟悉科技政策和行业发展,兼具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面向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培养复合型技术转移服务人才,建设一支懂专业、懂管理、懂市场的技术经理人队伍。在石墨烯、人脸识别技术等领域,帮助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并孵化石墨烯企业以及下游的应用企业。围绕测温材料、磁性材料、传感器敏感材料等方向,帮助重庆材料研究院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开发新产品。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动对接产业需求,找准科技服务重点方向,强化应用研究开发,强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完善智能化制造体系,推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产业不断提升终端产品的智能化水平,打通制造业产品智能化全生命周期价值链。
健全成果转化贡献认定政策。科学合理认定成果转化贡献,坚持以科创人员和企业为贡献主体,对做出重大贡献的管理人员或机构给予相应奖励。参与主体协同研发项目成果、孵化成果和知识产权,事先通过协议明确权利归属、许可使用和转化收益分配。规范成果定价机制和标准,综合考虑成果水平、技术含量、市场供求、实际贡献等因素,通过协议定价、技术交易市场挂牌、拍卖、专业机构评估等方式进行市场化定价,实现科创成果的畅通转移、许可与作价入股。加快建设具有合法资质的知识产权专业评估机构和评估专家备选库。
完善科技中介服务力量。完善政策与法规环境,积极推动市内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落户北碚,搭建公共信息平台,促进行业发展,培育面向社会开展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科技评估、创新决策和管理咨询等专业化服务的科技中介组织。积极培育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工业设计等市场化新型研发组织、研发中介和研发服务外包新业态。鼓励和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创办科技服务机构。落实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试点,科学合理认定成果转化贡献,提高科研人员技术创新收益,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
贯彻落实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激励体系。贯彻落实《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重庆市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细则》,突出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赋予科技成果完成人更多的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大力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用好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风险补偿基金、嘉陵创客科技创业种子投资基金,保障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资本的支持。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设立基金大楼,引进一批基金公司,引进或设立科技创新投资,探索设立北碚科技成果转化子基金,支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鼓励区内高校院所为致力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教学科研人员在成果产权激励、职称评定、岗位管理、考核评价等方面出台扶持政策,做好助其持续研发的“加法”和轻装上阵的“减法”。
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着力推动校地合作、成渝协作、对外交流开放,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以高水平开放合作推动高质量科技创新。
加快打造校地协同创新共同体。以共促创新发展为目标,共建创新平台为抓手,共营创新生态为支撑,加快打造校地协同创新共同体,在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产学研深度融合等多领域深化合作。每年有计划、有重点实施一批校地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深化应用型技术研发、技术咨询与服务、成果转化、技术技能培训、科技人才联合培养等科创领域合作,加快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让更多的高校科技成果在我区转化应用。共建一批协同创新基地,共推智能传感器与仪器仪表、工业互联网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材料、现代农业、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等适合我区主导产业技术需求的协同创新。
大力支持高校“双一流”建设。助推西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等高校院所进一步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努力打造一批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应用为一体的一流学科专业。鼓励区内高校院所加强学科调整,着力推进学科建设同国家战略、区域实体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深度融合,推进教学科研精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形成优势和特色学科专业集群。拟定强力政策支持区内高校院所加强新工科、新农科等优势学科群的研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配套设施建设,支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新建交叉学科、智能产业核心学科,加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支持西南大学等高校实施“人工智能+”学科建设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医学学科的交叉融合。
推进科创资源互联互通。聚集科技创新资源要素,推动我区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校地企深化合作,探索推进创新模式互鉴、科技攻关协作与成果转化协同。加强科创人才资源互联互通,搭建高技能人才资源合作共享平台,探索身份互认、能出能进的科技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区内龙头企业、重点高校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校地企开展协同创新与研发转化合作,促进校地企科技资源集聚互通。共同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等科技资源合理流动与开放共享,实现科创基础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链互联互通。
完善绵碚科技创新合作机制。共同推动绵碚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协同创新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快打造成渝(绵碚)科技合作示范区。融合发挥双方科研资源优势,找准交叉领域和共同需求,建立专家人才交流机制、科技项目申报合作、探索两地科技创新政策互认互通,推动两地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谋划绵碚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强化两地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同推进科技协同创新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创新创业环境营造。
发挥绵碚科技创新合作平台作用。积极引入绵阳科技资源,用好国家两用技术交易中心重庆分中心和四川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重庆中心,实现两地科技资源的共通共用、共建共享,积极推进建立科技创新改革举措和支持政策异地同享机制,加快实现绵碚两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全方位加强对外科技交流合作。坚持开放创新,深度参与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与竞争,畅通科技交流渠道,创新科技合作方式,提高合作效率和水平。增强对外科技合作交流意识,把加强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以开放谋发展、以合作促共赢,促进我区科技创新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创新网络,加强国际国内科技人才交流与引进、项目合作和创新创业合作。充分发挥科技合作与交流中介机构的重要作用,加强与国内一流大学、关键技术攻关型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集团的广泛联系,加快建立科技战略合作关系,积极为区内高校院所企搭建对外科技合作交流平台,建立对外科技合作交流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人才信息库,鼓励用人单位采取高薪聘用、兼职、技术入股、合作设立研发机构等多种形式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和智力,加强吸纳海外留学科技人才来我区创新创业,对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投资兴业的海内外优秀人才加大政策配套支持力度。
加强深化“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合作。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度参与国家“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纵深推进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共建科技合作平台、开展联合科技研发、推动国际技术转移、促进科技人文交流。鼓励我区创新主体积极承担、参与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及相关参与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推动双(多)边共建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及相关参与国家深入开展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展示推介。
以更开阔的眼界、更有力的手段,打造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顺畅流动、创新资源高效配置的良好创新创业服务生态,形成人人参与创新、支持创新、推动创新的生动局面,让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和共同行动。
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拓展在“绵碚合作”“西部(重庆)科学城”等重点项目框架下的知识产权长效合作机制,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加强行政执法体系建设,不断增强知识产权执法人员执法能力和水平,常态化开展“双打”“铁拳”“蓝天”等专项知识产权保护行动,依法依规处理专利争议案件,不断提升结案率。探索建立区内领先高科技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形成纵向联动、横向协调、线上监管与线下打击有效衔接的知识产权执法维权工作体系,有效保障关键领域创新创业环境。深化维权援助机制建设,构建网络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为创新创业者提供有效服务。
提升知识产权护航企业创新能力。完善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体系,规范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等举措,不断加强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和水平。加大知识产权扶持力度,开展知识产权辅导,积极打造专利创业孵化链,鼓励和支持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助力创新创业主体做大做强。完善区内高校院所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等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知识产权扶持政策,对优秀创业项目的知识产权申请、转化运用给予政策和项目支持。
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与运用能力。助力区内知识产权企业快速成长,引进高端知识产权服务资源,针对企业开展定向服务启动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专项工作,有效提升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的综合管理和运用能力。建立便于科技创新创业者充分利用知识产权信息的获取途径、服务模式、工作机制。不断拓展区内创新创业企业的知识产权辅导途径,探索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过程中建立知识产权联络员专项岗位,试点开展知识产权专家进入各个创新创业主体,开展创新创业相关知识产权宣传讲座,实施精细化服务,做到基础服务全覆盖。
鼓励企业参与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申报、参与国家及行业标准研制项目。从政策和资金等方面加大对企业支持力度,对成功参与省部级以上行业标准制定的企业进行奖励,激发企业标准研制积极性,以提高我区企业的发展潜力和在国内同行业的话语权。
提升科技金融支持广度力度。探索完善科技股权投资、科技债权融资等体系建设,开展科技信贷,实施科技融资租赁风险补偿。强化嘉陵创客科技创业种子投资基金培育孵化功能,建立拟投科技型企业名录,实现对优质企业的精准股权投资。实施“沃土”计划,为科技型企业上市挂牌提供“全流程”培育服务,支持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力争培育1-2家企业上市。
构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依托我区“青锋创业贷”、创业贷款扶持等科技融资服务项目,组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鼓励和推动国内外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高技术产业投资公司在我区设立下属持牌金融机构,充实科技投融资机构储备。
强化科技投融资服务体系。探索设立由政府发起,社会资本参与的创业投资基金,积极发展天使投资、私募基金参与科技企业投融资,鼓励科技银行、保险机构、基金公司等入驻我区,为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科技企业的不同需求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引导推荐科技型企业参与重庆国际创投峰会、金融峰会等重大会展活动。成立科技成果路演平台,促进科技资源与产业资源、金融资源的精准对接。
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常态化举办“嘉陵创客”大赛、科普讲解大赛、创新创业成果展、创新创业项目对接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等系列活动,并通过遴选机制,实施创新创业企业“摇篮计划”。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科技创新企业以及文化创意企业集聚,举办各类科技文化活动。积极支持我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筹办“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
讲好创新创业故事。深入挖掘我区优秀文化积淀中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文化元素、名人轶事,强化舆论宣传与引导,让创新创业文化在我区蔚然成风,积极倡导巴渝文化中“包容、不服输、开放创新”的企业家精神特质。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科普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科普服务能力,定期组织科普专项培训,提高科普队伍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适当增加专职科普工作人员,推动完善基层科普组织体系。加强互动交流学习,走出去请进来,拓展思路协同发展,有效调动科普基地创新积极性。
补齐短板实现科普资源均衡发展。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科普设施建设,支持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智能传感器等优质资源加入科普队伍,利用新平台、新技术、新活动、新媒体等手段,根据人民群众的所想、所需、所盼,有针对性的开展科普活动,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推动全民科学素质不断提升。
加大科普经费投入。加大科普经费投入,提升科普基地硬实力和软实力,在基础设施、特色服务、管理模式等方面提档升级,打造特色科普基地,推动我区科普基地做优做强。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要求,强化科技宏观统筹,增强定战略、定方针、定政策和创造环境、搞好服务的科技治理能力。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契机,以激发科研人员和创新主体积极性创造性为着力点,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破除科技创新体制性障碍,让各种科技资源有效聚集起来、创新主体充分活跃起来、创新引擎全速运转起来。
深化完善科技创新决策机制。遵循科技创新规律,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建立体系化、多元化项目分类管理机制。深入完善科技规划体系和运行机制,及时优化调整科技战略规划布局,强化规划对任务布局和资源配置的统筹引导。健全重大科技决策咨询制度,打造高水平科技专家库,建设多层次科技智库机构,不断提升决策咨询质量。完善技术预测、创新调查、科技报告和科技情报等制度,发挥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的统筹和支撑服务作用。
深入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强化各相关职能部门责任担当意识,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定科技体制改革工作要点,加强科技、人才、金融、产业、财政等领域的政策协同。推进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改革措施,加强监管,优化服务,共同营造良好科研环境。推进“互联网+科技服务”进程,实现科技服务“一网通办”,提升科研管理信息化、智能化,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优质服务。
优化科研项目组织形式。简化科研项目设置,优化项目立项程序,简化项目评审要件,对科研项目重要评审文书要件,以及需要提交的各类证明材料进行简化和优化,项目评价突出成果质量和影响。积极探索科技创新新型项目组织方式,聚焦人工智能、大健康等领域,探索绵阳北碚科研项目合作机制。探索实行“揭榜挂帅”(发挥需求单位在科研项目中的主导作用,根据研发需求开展科研活动)“科技人才与自主创新专项”等项目生成机制,打好关键技术攻坚战,有效解决制约行业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问题。
健全科技创新监管机制。探索建立科学数据管理制度,促进科技资源的有效积累、交流和共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强科技监督工作的统筹协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建设线上科技监督管理系统,提高科技监督主动发现能力,实现科研项目线上全过程管理。加强日常监督、夯实内部监督、强化独立监督,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内外并举的监督管理闭环。探索建立部门会商机制,构建协同攻关机制,实现监督信息共享、情况互通、结果互认、线索移送、联合惩戒。
建立高效协同的科研诚信工作体系。坚持科学监督与诚信教育相结合,加强科研诚信的教育和宣传,规范科研人员科研行为底线,加强学术组织自身诚信建设,发挥各科研主体、科技社团自律自净功能。教育引导科研人员坚守学术诚信、恪守学术道德、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明确履行诚信建设的责任主体,推动区内高校院所建立完善学术管理制度,对科研人员学术成长轨迹和学术水平进行跟踪评价,对重要学术成果发表加强审核和学术把关。加快落实对科研不端行为“零容忍”,树立正确科研评价导向的规定,加大对科研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
健全科研诚信管理机制。建立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实行科研诚信承诺制度,强化科研诚信审核和责任追究。构建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对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申请区级科技创新券的企业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审查,确保申报企业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对严重违法和失信的企业不予办理。完善科研诚信监督机制,对科研项目立项、推荐市级科技奖励等进行公示公开,接受全社会监督,建立项目决策、管理、实施主体全覆盖,以及区级财政经费支持的所有研发活动全覆盖的科研诚信管理机制。
提升创新能力、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一项事关北碚区发展的系统工程,切实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统筹领导,明确政府及相关部门职责,加大对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强化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保障作用,严格规划实施管理,确保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加强党对规划的统筹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科技创新的重大决策部署,成立由区领导牵头,科技、财政、发改、经信、商务等部门定期参加的“十四五”科技创新联席专题会,强化创新驱动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推动科技创新规划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重庆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重庆市北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等有效衔接,促进“多规合一”,实现联动发展。
强化党组织的领导功能。各级党委(党组)要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重点聚焦我区优势产业扎根、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生态圈、人才政策落实、智慧文旅、绵碚合作等重大项目,推动部门与地方科技工作的顺畅对接、上下贯通,推进市级层面科技创新总体布局与我区科技创新实际工作有机融合,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和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建设。
构建多层次财政支持科技创新投入体系。提高科研研发专项资金投入力度,支持企业购买科技服务机构检验检测、仪器共享、研发合作等创新服务,推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民营企业大胆创新,支持科技创新项目建设。鼓励企业以自有资金投入研发,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探索区域外资金投入机制,形成适宜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创新主体结构性支持方式。探索建立科技创新券制度,有效落实众创空间、招商引资落地企业等创新主体科技创新券发放工作,加快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
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的统筹协调机制。加强科技投入与规划实施的衔接,强化区科技局与其他部门科技预算资金的统筹协调,优化财政科技资金配置,相应提高R&D经费支出占比,积极争取国家和市级科技资金支持,加大对我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中心、重点项目工程等创新载体的科技投入,优先保障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的落地建设,确保投向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最大限度发挥财政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益。
推进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建设。制定和实施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全面贯彻落实《重庆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重庆市引进科技创新资源行动计划(2019—2022年)》《重庆市科技型企业管理和服务实施细则》《北碚区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等创新支持政策,健全政策落实协商机制,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政策多方面的功能。推动科技财税政策、科技金融政策、科技人才政策以及科技服务与科技创新政策之间有效衔接,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优做强科技创新产业,建设科技创新基地,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促进科技创新产业质量提升。
巩固科技体制改革政策成果。推进科技政策机制的创新建设,落实《北碚区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政策,借助科技政策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推进产学研的深入结合,完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有效衔接机制、人才有效流动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高科技化水平,为技术创新方面的公共服务提供资源共享平台。适时开展新兴技术领域的立法,引导和规范新兴产业发展,营造保障科技创新的良好法制环境。完善政策风险评估、政策实施、政策绩效评估机制和方法,健全科研诚信和科技伦理的审查和监督机制,加强科研作风和学风建设。
构建科技创新统计监测机制。创新监测方式,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大数据库,全面真实反映规划实施情况,为区科技局及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支撑。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和阶段总结,定期进行检查、评估与通报,强化规划执行情况评估和重大创新项目的监督检查。在监测评估的基础上,根据科技创新最新进展和经济社会需求新变化,对规划指标和任务部署及时进行动态调整。
重视规划协调管理。跟踪进入统计口径的科技企业发展情况,全面掌握高新技术产业各个领域发展情况。构建以科学评价标准、评价体系和配套管理监督办法的创新评价制度,做好科技规划与全区其他重点工作的有机对接,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