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司法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日期:2025-03-24


2024年,北碚区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密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全面履行司法行政职能,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以高水平法治护航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工作情况

(一)聚焦依法治区,加强工作统筹。一是压实主体责任。牵头制定全面依法治区和法治政府建设考核细则,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年度述法,压实“关键少数”法治建设责任。全区95名新提任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全部参加法治理论考试,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二是明确重点任务。根据法治政府建设回访抽查反馈问题和“885”机制运行短板,牵头编制法治建设重点任务清单,指导各部门、镇街依法精准履职。三是开展法治督察。对市委依法治市办反馈问题的整改情况组织开展1次法治督查;对行政机关办理检察建议书、司法建议书和复议意见书落实情况以及行政复议纠错和行政诉讼败诉案件执行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发现并督促整改5个方面21个问题,以查促纠倒逼依法行政。

(二)聚焦营商环境,强化法治保障。一是畅通诉求渠道。在歇马街道缙云新居社区、区城市管理局等7个单位设立我区首批基层法治观察点,聘请法治观察员72名,协调解决涉企问题27个,做法被法治网等媒体宣传报道。二是优化法治环境。专项清理不平等对待企业、违反公竞争的政策文件83件,废止6件,修改2件;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开展执法监督开放日活动1次,开展“综合查一次”组团式执法62次,在全市率先实现所有镇街全覆盖,压缩涉企检查频率32%。优化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办理机制,行政复议涉企案件办理效率提升50%,企业获得感显著提升。三是当好法治参谋。严格落实重大项目法治审查制度,审查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外协议115份;专班会商研究全区重大项目法务问题16个。

(三)聚焦北碚辨识度,推动创新突破。一是聚力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全区行政执法队伍精简53.3%,执法事项综合率达71.9%35个有执法权的部门100%入驻“执法+监督”平台,完成部门与镇街的管执协同机制。2024年,行政执法事项综合率在市委改革报表中评价为A档。二是全力助推园城改革工作。牵头编制《经开区工作职责清单》《经开区剥离的社会事务管理职能清单(第一批)》,为经开区轻装上阵推动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三是积极争取司法部司法协理员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司法协理员招录、管理、考核、奖惩等制度机制,全面完成改革试点任务。四是扎实推进“复调对接”机制创新。建立“碚复调”中心,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122起,化解率87%,做法被《法治日报》等媒体报道。

(四)聚焦风险隐患,维护平安稳定。一是精细管理重点人群。履行重点人群专项组牵头单位职责,督促镇街落实安置帮教责任,切实防范化解风险隐患。谋划建设“碚矫行”数字应用,解决社区矫正对象请假外出监管难题,北碚区社区矫正管理局荣获全国社区矫正机构先进集体是加强社会矛盾调解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行动,实施多元调解“融网进楼”专项改革行动,指导组建“小廖来调”工作队获《人民公安报》报道。2024年,全区人民调解组织成功调解纠纷1.38万件,协议涉及金额2.5亿元。是参与重大风险处置。组织律师参与重大疑难涉法问题,提供法律意见20余次。

(五)聚焦群众愁盼,做好惠民实事。一是加强行业监管。新引进律所1家。加强法律服务机构从业人员教育管理,高效办理行政许可事项92件,受理投诉12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为100%。迭代升级“法考”北碚考区,顺利完成组考工作。二是优化法律服务。全年接受法律咨询9228人次,开展法律“七进”普法宣传80余场次,1名律师被司法部评为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个人。建立3个“碚小司”法律援助专业团队,受理法律援助案件494件,挽回经济损失1125.19万元。三是建强法治文化。北碚缙云法治文化公园完成搬迁,静观素心村被评为市级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全市“宪法进农村”主题法治宣传活动在静观镇中华村举办,推荐1篇复兴街道法治宣传案例,该案例被司法部采用,推荐区公安分局获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强化法治统抓,在健全工作体系上求突破。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实施全面依法治区提升行动。扎实开展全面依法治区和法治政府建设督察,推动全面依法治区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二)强化依法行政,在建设法治政府上求突破。建立健全行政决策执行和评估机制,不断提升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深入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深化镇街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突出“碚复调”品牌特色,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

(三)强化发展赋能,在服务中心大局上求突破。加强涉企规范性文件审查,严格规范涉企执法检查,加强涉企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保障,做实“产业链+法律服务”,助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强化法治保障,在服务保障民生上求突破。全面延伸警调、诉调、访调、复调等对接链条,深入开展多元化解“融网进楼”专项行动,持续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全力维护全区社会平安稳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