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公安分局:第三届风筝节上反诈民警用“筝心话”护航平安
日期:2025-03-31

“嬢嬢您看,这个‘关闭境外来电’就像给手机装上了门锁……”3月22日上午,在北碚区第三届正码头风筝文化集暨2025年全民健身运动会入口处,区公安分局朝阳派出所民警卢珂竹拉着68岁的陈婆婆,一步步教她在手机上关闭境外来电功能。

为持续做好反诈宣防工作,区公安分局坚持打防结合、防范为先,将宣传阵地“搬”到了第三届风筝文化节上,以精准式、合力式的宣传力度,多措并举提升防范电诈宣传质效,提高群众反诈意识,守护好群众“钱袋子”。


宣传单上开药方

在宣传展台区,民警费俊峰一边宣讲反诈案例,一边将印着防诈口诀的折页叠成各式各样的纸飞机形状,吸引了不少孩子和家长驻足观看。

带着女儿来游玩的张女士在展台前停留了十多分钟,她把“注销校园贷"诈骗流程图拍摄下来传至家庭群:“家人上周还接到类似电话,还以为真有这种情况,现在给他们看看这个就一目了然了。”

此外,民警特意准备的“大字版”宣传册颇受老年人欢迎。“这个字印得大,不用戴老花镜都能看得清。”拿着宣传册,周大爷逐字细读起来。


现场拆解骗术套路

“前不久,咱们街道的刘阿姨差点被骗,对方冒充的就是主流短视频平台客服!”在人群聚集地,副所长杨帅举着便携式扩音器,用方言讲述着真实案例,并一一拆解骗术套路,分析给群众听。

“我不相信对方是客服,就不会被骗了。”吴奶奶向民警说道。“如果对方能报出你的家庭地址,甚至是身份证号码呢?”民警接着说。

吴奶奶疑惑地问到:“那我们要啷个分得清,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客服?”民警趁机递上反诈宣传手册:“您记着,真客服绝不会让您下载屏幕共享软件,所谓帮助您操作……”


“反诈风筝”飞上天

“全民反诈,你我同行”“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在风筝DIY体验区,孩子们用彩笔在风筝上写下各种反诈宣传标语。

民警一边同孩子们DIY创作,一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述了游戏账号充值诈骗、网购诈骗等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法,并详细解说了近期比较流行的关于游戏皮肤的诈骗案例,提醒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务必警惕陌生来电、陌生好友、陌生链接,并保管好个人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看看,这个风筝上的诈骗类型我知道,不要想天上掉馅饼,我们平时在生活中一定要小心!”市民胡女士说。

“反诈工作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需要大家将反诈意识融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人人争当反诈‘宣传员’和‘扩音器’,共同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杨帅说。

下一步,区公安分局将持续探索反诈宣防新模式,“宣”出新花样、“防”出新成效,让反诈宣传更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营造浓厚的反诈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