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依法治区办的指导下,区财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2024年全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目标任务,统筹推进法治财政建设,着力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提高政治站位,在强化法治思维上筑牢“责任墙”
一是强化学法用法。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党内法规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集中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律法规,依托“学习强国”“干部网络学院”等线上平台开展日常学法,全年通过局党组会、职工大会、“三会一课”等开展专题学习13次,引导财政干部自觉守纪律、讲规矩、知敬畏,确保财政法治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是强化党对财政法治建设的全面领导。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到财政法治工作全过程,及时传达学习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会议精神,提升财政干部职工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财政工作,确保法治建设各项要求落实到位。
三是强化普法宣传。利用各类阵地加强普法宣传,把握“12·4”国家宪法日、“民法典宣传月”等重大时间节点,通过宣传栏、局域网等方式,开展法律知识宣传。坚持“谁执法谁普法”,将普法宣传贯穿于财政工作全过程,在日常财政业务工作、行政检查中宣传《会计法》《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
(二)规范法治行为,在强化风险防控上织密“防护网”
一是落实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法规培训,组织2024年度法治理论知识考试,参考率和合格率均为100%,且按时参加旁听庭审。建立执法人员台账,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证件管理,到期更换执法证1人,因调离注销证件1人,确保执法人员执证上岗、亮证执法。
二是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委托专业律师提供常年法律顾问服务,对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合同协议等事项开展合法性、合规性审查,切实提高我局重大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助力依法高效履职。2024年法律顾问共审改合同4件,出具法律意见书6件,审查文件2件。
三是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坚持专人负责处理信访投诉,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2024年党员领导干部接访下访21件,“民呼我为”平台咨询2件,收到挂号信反馈1件,办结率100%。加强政府采购质疑和投诉管理,督促采购单位重视供应商的诉求,在质疑阶段需向我局进行备案,对投诉的处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执行。2024年,我区政府采购收到质疑备案49起,收到投诉23起,均能较好的完成投诉处理,未有行政复议的情况。
四是落实法治经费保障。认真履行部门职责,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部门执法办案经费、装备购置经费统一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确保行政执法工作顺利开展。2024年安排行政执法相关经费约5.2亿元。
(三)严格依法行政,在依法履行职能上拧紧“安全阀”
一是财政管理提质增效。健全完善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实现绩效目标编制、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自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深入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涉及财政资金4.6亿元,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制定北碚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计价原则,进一步加强造价控制管理,全年财政投资评审送审约22.71亿元,审定10.37亿元,审减0.58亿元,综合审减率约5.6%。立足财政监督主责主业,深入开展地方财经纪律专项整治、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监督评价及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检查、财会监督检查,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提升监督实效。
二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取消投标保证金,减免履约保证金的收取,减少企业资金占用3115万元,同比去年增长40%,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强招标文件编制质量、合理合规性审查,扩大信息公开范围,提升信息公开透明度。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代理记账企业提供专业化会计服务,促进全区代理记账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审批22家代理记账机构,全程网上提交资料,实现了“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跑”事项,提高了审批效率、减少群众多跑路的工作。
三是依法行政规范透明。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的管理,积极做好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强化决策法治化的刚性约束。开展2024年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对已办理完成的行政执法卷宗1件进行评查。积极落实政务公开,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按时、按质规范发布信息,增强财政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提升公众对财政工作的认知度和满意度。
四是资产盘活见行见效。按照“调剂使用盘活一批、完善经营盘活一批、转让变现盘活一批”工作思路,搭建“1+5”组织架构,构建“1+3+N”政策体系,盘活国有资产77.7亿元,盘活变现收回资金62.5亿元,推动855条无价值或名义价值资产核算入账,完成房屋土地确权904套。坚持市场化运作和效益优先,将1940处闲置资产委托资产管理公司统一经营管理,形成规范运营、保值增值的管理体系。偏岩古镇项目化改造案例被重庆日报头版报道,并纳入今年全市第二批基层改革典型案例推广。
二、2024年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认真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把财政法治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做到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大事项亲自督办。将履行推进财政法治建设及学法守法用法情况纳入个人年终述职报告。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认真执行党组议事规则,坚持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重大资金使用集体研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全年组织召开党组会34次。
三、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4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学法用法自觉性主动性还不够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能力和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财政法治与财政业务间的深度融合还有待加强。二是普法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增强,普法宣传还停留在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传统模式下,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有所欠缺,贴近群众生活的法治宣传形式还需进一步挖掘。三是财政法治工作队伍力量较为薄弱,部分执法人员法律专业知识不足,缺乏既懂财政业务又懂财政法治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思路、目标举措
一是强化队伍建设。坚持法治建设与财政工作紧密结合,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财政法律法规列为财政干部教育的必修课,提升财政人员法律素养。强化法治思维,在工作中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工作,提升依法履职能力。
二是规范执法行为。认真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行政决策程序。坚持将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制定规范性文件的必经程序,不断提高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水平。强化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的红线效应,坚决制止、严肃查处越线的不作为、乱作为。扎实开展政府采购、财会监督、地方预决算公开等检查工作,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
三是加强普法宣传。坚持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财政中心工作,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宣传《预算法》《会计法》《政府采购法》等财经法律法规,不断增强财政普法宣传效果,促进财政主责主业与普法工作深度融合。